這直接戳破他對作家逼格的認知,幻想破滅啊!
兩人的爭論引起編輯部裡其他編輯的注意,他們走過來一詢問,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他們看過信裡的內容後,表現也不比他們倆好多少。
編輯小陶看著眾人,問道:“怎麼辦?”
怎麼辦?
他們要是知道怎麼辦就好了。
這事太大了,不是他們能決定的。
看來只能讓主編拿主意,他們聽命行事吧。
於是,這封信就一層一層地向上傳遞,傳到主編的手中。
主編看過心裡的內容後也是久久無語,他也想不到,姜玉樓身為大作家能整出這種么蛾子。
現在,擺在他面前有兩種選擇。一種是發表,一種是把信按下來。
第一種選擇可能再次引發輿論譁然,引起兩邊的對抗升級。好處則是《文藝報》搶先報道能擴大影響力,吸引讀者。壞處嘛,很可能得罪一批人。
第二種……還有什麼第二種。
不是他不想按,既然有第一個人能看出來《詩經·彼陽》玩的是諧音,就會有第二個人看出來。與其做事不討好,還不如掙這一波人氣呢。
想明白後,主編下定決心,立刻排版,明天就發行。
第二天,讀者驚喜地發現《文藝報》有對《詩經·彼陽》的最新解讀。
只是讀過之後,他們發現這都是什麼玩意兒?
本來充滿詩意的《彼陽》,成了通篇罵人的諧音詩。不,已經不能稱之為詩,就是滿篇髒話而已。
驚訝過後,他們又覺得這篇罵人詩太妙了。這麼多詩人,作家,還有報社編輯都沒有發現,可見姜玉樓的天才程度。
咳,雖然這次他的天才沒有用到正途上,但也讓很多人喜歡上他的嬉笑怒罵由心。
上一次文壇罵得那麼過癮,似乎還是魯迅先生罵某個“乏走狗”呢。
姜玉樓憑藉一篇罵人詩圈粉無數,連帶著他正在售賣的作品銷量都好了不少。
被他罵的那些人可就慘了,心裡那個氣完全發洩不出去。
寫評論辯論不過姜玉樓,罵人也罵不過,他們還能怎麼辦?
這回,還真有個老作家被他氣得住進醫院。
話說那位老作家看過報紙上的新解後,當場吐出一口鮮血,並且大吼一聲,“姜玉樓小賊,唔與你勢不兩立啊!”
怒罵過後,老作家就暈倒在地,聽說額頭都磕破了,還是家人發現的早送進了醫院進行搶救。要是再晚點,人就走了。
訊息不知道真假,但是流傳出去後,被姜玉樓點名的作家便有了兔死狐悲之感。
姜玉樓罵人罵的這麼狠,以後還不知道他會怎麼編排自己呢。
想到這裡,不少人當天就聯合起來去告狀,這回,他們是準備和姜玉樓死磕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