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錢了是好事,但是也有麻煩,這不,為此專門請客吃飯,為的就是平息好友的好奇心。
這天,他才和舍友進了飯店包廂,就被包廂裡的朋友們包圍住了,大家像看電影明星一樣圍觀姜玉樓。
王碩首先開口,“玉樓,《情書》真要出版到島國了?”
面對著大家期待的眼神,姜玉樓反問道:“嗯,都見報了,那還能有假?”
王碩嫉妒的眼睛都紅了,“你這還不到二十歲,就成了世界級作家了,太容易了吧?”
“容易什麼,玉樓如今的一切,都是靠他自己一步步努力得來的。”衛國平道。
衛國平這小子可以啊,沒白請他下了那麼多次館子。
看到姜玉樓讚賞的目光後,衛國平得意一笑。
姜玉樓還是解釋了一下,“其實國外的市場也沒什麼。別看我在國內有些名氣,拿的稿酬都是最高一檔的,但是在國外,我就是個新人,沒什麼名氣,稿酬標準也和新人沒有什麼不同。”
只是,遺憾的是他的解釋並未打斷這幫人的好奇情,反而更加感興趣了,聊到興起的時候他們甚至拋開了姜玉樓這個事件的主角,聊起了各種可能。
討論來討論去,大家關注的焦點只有一個,那就是《情書》的出版將給姜玉樓帶來的稿費。
首先是國內的稿費,大家都知道他現在在國內拿的是印數稿酬了,賣得越多拿得越多。
本來,《情書》的銷量自從上市後表現一直很平穩。但是從“島國出版”的新聞擴散後,這部小說簡直賣瘋了,每天都有無數讀者去新華書店或者小書店碰運氣。
之所以是碰運氣,自然是因為小說又賣斷貨了。
別看他年輕,可就這麼名氣,國內能比得過的還真沒幾個。要是比稿酬的話,更沒人能比得過了。
一本書一套四合院?
在姜玉樓這裡還真不算什麼了。
國內稿費都這麼高了,島國就更不用說了。
大家雖然沒去過島國,但聽都是聽說過的,傳聞那裡即便是普通工人一個月就能賺十萬日元,摺合美元也有好幾百,比不了,國內完全比不了啊。
不說什麼匯率,按照現在民間市面行情島國人的月薪也是國人的幾十倍。
雖然具體數字不知道,但是姜玉樓的《情書》就算在不計,賣個幾十萬日元也是輕而易舉吧!
幾十萬日元啊,這是他們完全不敢想的數字。
更何況,他們不相信幾十萬日元就能把他打發了。這小子對金錢簡直比猴子還精,想佔他的便宜可太難了。
這麼一分析,大家都沉默了。
雖說這幫子除了王碩外都是大學生,按理來說不應該嫉妒,但是面對著可能一輩子都賺不到的財富,他們還是有些羨慕嫉妒恨。
“來來來,別光說話不吃菜啊,這一桌可不便宜呢。”姜玉樓一副心疼的模樣,把大家都逗笑了。
心疼?
心疼就對了,吃窮你!
於是乎,眾人化羨慕嫉妒恨為食慾,瘋狂炫飯。其中,就數王碩這小子吃的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