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是姜老師,您來啦!”
隨著編輯部大門的開啟,一個驚喜的聲音出現在他的耳邊。
姜玉樓尋聲望去,是個年輕的女編輯,“是夏編輯啊,好久不見,最近還好嗎?”
“姜老師也知道的,編輯工作很忙的,不過很充實就是了。”夏編輯聊了兩句後,看到了他手中的手稿,“您今天來編輯部是有什麼事嗎?”
“哦,我和孟編輯約好了,是有新作品帶給他過目的。”
姜玉樓平靜地說著來這裡的目的,反而夏編輯很是驚訝,不由吐槽道:“姜老師又有新作品了嗎?您的寫作速度要是傳出去,不知道多少作家會感到汗顏的。”
這個年代,由於通訊和交通的原因,作家交稿的難度成倍提升,編輯也常常為此苦惱著。要是每個作家都像姜老師一樣高效,我們編輯會省不少事啊。
“啊,我是個新人,寫作功力比不上成名作家,唯一值得稱道的,也就只有寫作速度了。”
“姜老師太謙虛了。我相信,您的新作要是刊登在我們當代,一定會創造新的銷量記錄。”
“哈哈,夏編輯要是再誇下去,我會當真的。”
“嘻嘻,我說的都是實話哦。”
姜玉樓跟著夏編輯去了那個已經來過好多次的辦公室,只是孟韋哉不在裡面。
“姜老師稍等,孟編輯很快就回來了。”
“沒事,我不著急。”
姜玉樓客氣的坐在沙發上,然後靜靜地等著孟韋哉回來。
夏編輯喊了一位同事去幫忙叫一下孟韋哉,她則是忙前忙後地為姜玉樓端茶倒水。
“夏編輯,您去忙自己的就行了,不用管我。”
“哎呀,您太客氣了,為來訪的作家端茶可是我們編輯的職責呢。”
姜玉樓推卻不過,只好繼續坐在沙發上等著。
“姜老師,請用茶。”會議室的門推開了,夏編輯用托盤端著一壺茶水走了進來,給姜玉樓倒上了一杯茶,“孟編輯很快就過來了。”
雖然感覺夏編輯的眼神有點不對,但是姜玉樓還是禮貌的說了一聲謝謝,
誒?她怎麼在旁邊坐了下來?不是應該現在就出去嗎?
“姜老師,聽說您是陝西人?”
“嗯,我老家是陝西上河村的。”
“最近給我們雜誌社投稿的陝西作家很多,而且都很優秀呢。”
“哦,是嗎?”
“真的,尤其是一位叫路謠的作家,他投稿的作品受到了我們編輯部的一致好評。雖說有些地方需要更改,但是發表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了。”
“是路大哥嗎?”
“誒?姜老師認識路作家嗎?”
趁著孟韋哉沒回來,兩人慢慢聊了起來。
有好的氣氛維持到了孟韋哉推門進來,等孟編輯進來後,夏編輯同樣給他倒茶之後,就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