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玉樓遲疑道:“可是,我的新作是諜戰小說,和貴社的風格……”
不等他說完,老孟拍著胸脯道:“我們當代文學對題材、風格和表現手法等方面,更注重多樣化。”
誒?是這樣的嗎?
怎麼和我知道的當代文學不太一樣?
其實老孟這麼做也是有苦衷的,當代到底是才成立的雜誌社,創刊不久,還沒有結交太多作者朋友。
除了第一期靠著臉面求來了不少作家書稿,之後收到的投稿質量每況日下。不是沒人投,而是質量不高。
名家少,文學愛好者多。
這對一心想把當代辦成全國最大的文學雜誌的編輯部眾人,可是一種巨大的打擊。
就在他們為高質量投稿而苦惱的時候,姜玉樓的《黃土地》突然就火了。
然後他們一查,誒?這小子不就是第一期給他們投過稿的人嘛。
早知道聯絡上他,《黃土地》不就能刊登在當代了?
接著,他們又查出來姜玉樓是燕大的學生,同時還是位詩人,名氣還不小。錯失如此才華橫溢的作家,當代編輯部的人就更懊惱了。
也是天無絕人之路,老孟在燕大有個至交好友,豁出老臉相求後,就有了這次會面。
“作品您看了嗎?”姜玉樓雖然問的是孟韋哉,眼睛卻瞥向了袁老師。
孟韋哉讚歎道:“看了,寫得非常好。”
別看姜玉樓年紀輕輕的,寫作手法卻非常老練,情節設計之妙,連他都不禁拍案叫絕。
尤其是裡面涉及的戰爭,勾起了他遙遠的回憶……
在他看來,這本書雖然有描寫果黨,但也沒有越界,非常正面,在《當代》上發表不會有問題。
“能發表?”
“我以我的人格擔保,絕對能發表!”孟編輯斬釘截鐵地說道。
得到了保證後,姜玉樓反而變得猶猶豫豫的。
“玉樓同志還有什麼擔憂嗎?”
姜玉樓張了張嘴,靦腆地問道:“那個……孟編輯,咱們《當代》的稿費是怎麼算的?”
“啊?哈哈哈!”
孟韋哉和袁老師大笑了起來。
搞了半天,他在擔憂稿費啊。
孟韋哉滿不在乎地說道:“玉樓,你能拿到的稿費絕對是我們雜誌社第一檔的。”
“是嘛,孟編輯,我在其他雜誌社拿的可是印數稿酬。”姜玉樓淡淡的說道。
孟韋哉愕然:“印數稿酬?”
這……這其他的雜誌社不講規矩啊。
國家明明有規定不能……等等,孟韋哉突然想通了,為什麼求不到知名作家的書稿了。
奶奶的,原來其他雜誌社背地裡都抬高了作家的稿酬啊!
“我們也能給你印數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