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楊將軍傳> 卷一 活死人報仇 第34章 南望難忘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卷一 活死人報仇 第34章 南望難忘 (2 / 2)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遙不可及。

看似錦衣王孫,實則無枷囚徒,耶律無妄日復一日,坐在門口,看著頭戴桅花的少女從石板巷裡走來又走去,發乎情,止乎智。

頭戴桅花的少女,日復一日,從石板巷裡一個沉靜的門口走過,裡面坐著一個強作鎮定假裝讀書的少年,發乎情,止乎禮。

在蘇州的冬天,耶律無妄北歸草原。戴桅子花的女子,在十里紅妝鑼鼓喧天裡,嫁與了當地一名紈絝王孫。

直到最後,咫尺之間的少年少女,你不知我姓,我不知你名。

後來,北歸王庭,耶律無妄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元氏的親事,除了元氏部族是南部最大的部族,還因為溫婉有禮的元氏嫡女,名字就叫做桅花。

大梁城的國子監裡衣冠如雲,典藉如山,盡道大河之南三千年興替,沒有隻言片語述說草原風物。

耶律無妄忘不了國子監裡從上到下的看著他身上狐帽氈靴時的鄙夷,忘不了祭酒講書時故意歪解《敕勒川》引起的鬨堂大笑,忘不了太學生們當面拿樂府詩《花木蘭》講葷段子的嘴臉,更忘不了自已拿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回懟時,那些洋洋得意嘴臉怎樣瞬間變得老羞成怒的樣子。

當然,也忘不了張夫子心平氣和的諄諄教導,在冬夜裡邊就著花生米喝酒,邊給自已這個草原來的小蠻夷講《詩經》裡的少年多情和《春秋》裡的微言大義,還講了《淮南》和《荀子》。

可惜無人知曉,年少的耶律無妄,偷藏了《尉繚》和《孫武》兩書,夜深人靜,藉著床頭微弱的燭光,讀得如飢似渴。否則,耶律無妄的大好頭顱,不知該掛在南朝城門還是北庭的纛杆上了。

在南朝五年時間裡,白日的喧鬧過後,無數個孤單思念和淒涼無助的夜裡,就只有大十歲的叔叔耶律宗壽陪在身邊。是宗壽叔叔白天為他遮擋了許多白眼唾沫,晚上教他練刀練箭,還教會小小年紀的他喝酒,給他講草原上的故事,偶爾還在酒肆裡慫恿他和南朝的少年挑釁打架。使得他身在溫弱異鄉大好少年時光,還保持著草原健兒的血性不被消磨。

老汗王歸天,耶律無妄才得以北歸奔喪。

看著懦弱善良的叔叔耶律宗厚,被老汗王於氏肖太后扶持上汗王寶座,年輕輕的耶律無妄嗅出了異樣的氣息。

耶律宗厚難得一次忤逆太后肖氏,在老南院大王逝世歸天后,猝不及防地把耶律無妄封為南院大王,好在年紀輕輕的無妄,在南朝的小心翼翼的囚籠生涯中,練就了一身以假亂真的做戲本事,才得以順利到達巴音朝魯。

耶律無妄在巴音朝魯,遙告王帳宗廟,把名字無妄改南望,意為南望中土。王庭上下,一片稱讚,在此後耶律南望屢屢招兵買馬,南擾大頌邊境,肖太后只能捏著鼻子跟著叫好。

實際上,大頌官話南望即難忘,難忘一朵青青紙傘,躑躅在江南春雨的石板小巷裡。

成年後更是難忘,從北庭王帳至南朝江南水鄉,再回北庭輾轉到巴音朝魯,一直陪伴在身邊的叔叔耶律宗壽。

————————————

元氏桅花是大家閨秀,恭謹賢淑,這些年來,與自已這位南院大王舉案齊眉,相敬如賓,丈夫在外面胡作非為,以身涉險,都不曾有半點怨言,所有的擔驚受怕,都暗暗藏在心裡。有了山童山魚兩個孩子後,一心一意相夫教子,甚至知道丈夫有了外室,每年依舊心照不宣地整理丈夫西狩的刀弓行囊,後來還悄悄在行囊裡放置孩子的書筆等。

女人最難得是寬容不妒忌。耶律南望低頭看了一下身上的羌服,心裡長嘆一聲,只想儘快稍稍回到巴音朝魯,偷偷抱一抱這個笨笨的婆娘。

一場大戰,死亡殆盡的五萬精銳,說不心痛是不可能,那些年輕朝氣的生命,毫無保留地交到自已手中,生死任由自已一言而決之,不想一著不慎,成了負盡草原的魁首。

十年來日夜相處的親兵衛士,那些個膽子肥得居然敢在每次劫掠之後跟自已討要婆娘的半拉子小夥,為了給自已開路,一批又一批地往大頌的刀盾陣上撞去,用血肉之軀,從大頌的銅牆鐵壁上生生鑿開一個口子。

耶律無禍,是自已堂兄弟中比較出色的一個,被自已花言七語誆來南邊,執掌自已的親衛營,每每扛纛身先士卒,為自已遮擋了多少刀箭,一身慘不忍睹的傷痕,十有八九是為自已留的。

室韋大志,這個蠻夷出身的讀書人,牽著瘦馬揹著書箱來找到自已,那副窮酸書生揮遒江山的意氣,想想就讓人發笑。這些年來,室韋大志謀劃了多少大事小事,不僅讓他能在南院安安穩穩地站住了腳,朝野上下幾乎對他這個南院大王無異聲,讓他安枕無憂,室韋大志首當其功,否則,耶律南望的腦袋,不知埋在那個土丘裡到處亂望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