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蘇易聞言也總算是放下心來。
能夠拿到3.5萬美元的單館票房,那麼特萊姆傳媒就能夠說服院線擴大上映規模。
《原始碼》的北美上映之路就還可以繼續,不至於單館票房出來就直接被斃了。
“的確是太好了,而且從這首周3天的票房成績來看,上座率一直在穩步增長,說明這部電影的質量十分過硬,已經引起了影迷的關注。”哈尼西瓦激動道。
《原始碼》是他一手引進的,之前還遭到了公司內部的反對,畢竟這可是華語電影,只憑第一印象,估計誰都不會看好。
不過,哈尼西瓦好歹是公司的大老闆,而且《原始碼》只花費了100萬美元的宣傳費用,這點錢對於哈尼西瓦而言,還是可以輕鬆搞定的。
現在看來哈尼西瓦是做了筆好買賣,如果票房成績出色,加上口碑不跌的話,那麼周邊的收益將更加可觀,這也算是一大亮眼的業績了。
“那麼接下來院線是怎麼安排的?第二週能夠在多少家影院上映?”蘇易問道。
大規模的上映,這才是《原始碼》票房能否大爆發的關鍵。
“這三天我一直在和院線協商,他們同意在第二週就直接擴大到200家,如果上座率沒有出現大滑坡的話,他們承諾在第二週週末三天擴大到500家。”哈尼西瓦說道。
蘇易聞言有些喪氣,這些米國佬也太小氣了,才擴大到家多好!
不過,形勢比人強,蘇易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只能期待《原始碼》能夠給力點,不要讓自己失望。
其實哈尼西瓦能夠拿到500家,說明的他的發行能力已經非常好了,畢竟這是一部華語片。
只能說是蘇易自己野心太大了,因為這是自己第一次征戰北美市場,千萬不能太難看。
“那接下來就麻煩您了。”蘇易說道,他在美國是基本使不上力的。
“放心吧,有了這個單館成績,票房不會差的,等我的好訊息。”哈尼西瓦笑道。
掛了電話之後,還是有些忐忑的蘇易,開始翻找美國媒體和影評人對於《原始碼》的評價。
“影片講述一個死人試圖從核災難中拯救芝加哥的故事,充滿懸念,製作精美,一部經典的恐怖作品。”《紐約客》
“很難相信一個華夏導演能夠將生硬的科幻故事,變得動人心絃,未來將有更多讓他大展拳腳的機會。”《全國公共廣播電臺》
“這部以科幻片為背景的驚悚片,起初並沒有特別引人注意,但是影片確實太優秀了,簡直醍醐灌頂。”《舊金山紀事報》
“一部非常巧妙的華夏科幻驚悚片,對得起觀眾。”《底特律新聞》
“在《原始碼》中,思考就是最好的行動,華夏反標準動作片的一部作品。”《紐約時報》
“《原始碼》一直讓人不解,甚至讓人懷疑,導演、編劇和演員也不根本知道自己在演什麼,但是影片就是這樣讓人慾罷不能。”《波士頓環球報》
“非常不錯的一部電影作品,偶爾還能加快觀眾的脈搏和心跳。”《紐約每日新聞》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報紙和媒體都給與了好評,差評同樣存在。
“情節拐彎抹角,稀奇古怪,偶爾還超出預期,演員也基本長得一樣,如果沒有導演和黴黴的緋聞炒作,本片將一事無成!”《洛杉磯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