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夜過去,第二天一早,蘇易剛洗漱完,電話就響了,蘇易一看是哈尼西瓦打來的。
“Easy,昨天的單館票房出來了。”哈尼西瓦說道。
“多少?”蘇易聞言急切的問道。
“3.5萬美元,首周總票房達到了87.5萬美元,這個成績有點出乎預料的好啊,哈哈哈......”哈尼西瓦大笑道。
單館票房,即電影在一家影院上映首周的週五週六週日票房,遇到節假日之時,也會將週一和週四算進去。
“單館票房”是北美衡量電影價值的關鍵指標,往往單館票房高的電影就代表著電影質量過硬,有著良好的口碑。
但採取單館票房衡量的一般都是文藝片,或者像華語電影這樣在北美屬於極其小眾的型別電影。
因為,他們並不受北美市場的追捧,所以只能採取口碑營銷的策略,大多數是小規模的上映,或者一開始是小規模試映,後來看反響不錯才會大規模上映。
但是很可惜,能大規模上映的華語電影並不多。
如果是好萊塢的那種商業大片,人家都是大規模上映的,首映的影院高達數千家,那樣的電影很少統計單館票房。
就像大哥成的電影,巔峰的時候在北美一般都是大規模上映,所以單館成績並不高,最高的就是《紅番區》的5600美元。
有了出色的單館票房,院線才願意擴大上映規模,因為單館票房高往往意味著上座率高,這兩者是成正比關係。
即便擴大上映螢幕數之後,上座率會下降,但也肯定會維持在一定規模之上,這可比放映那些上座率低的影片賺錢。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知名大導演,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李按,他們的電影作品有時候總票房不高,但是單館票房很驚人。
說明大家很相信這些導演的實力,或者是擁有一批忠實的粉絲,只要電影上映就會去捧場。
在北美,一般單館票房能夠達到10000美元已經算是十分亮眼的成績了,而《原始碼》的3.5萬美元單館票房絕對算是驚豔了。
做個橫向對比,就以那些已經在北美上映的華語電影作比較,《原始碼》的3.5萬單館票房能夠排在第4位。
排在第10名的是張國師的《滿城盡帶大菊花》,單館票房是8000美元。
第9名,依然是張國師的《英雄》,單館票房8900美元。
第8名,李按的《飲食男女》,單館票房1.1萬美元。
第7名,還是李按的《喜宴》,單館票房1.93萬美元。
第6名,陳楷哥的《霸王別姬》,單館票房2.31萬美元。
第5名,還是張國師的《十面埋伏》,單館票房達到了2.65萬美元。
然後就排到第4名《原始碼》的3.5萬美元了。
第3名,星爺的《功夫》,單館票房3.85萬美元。
第2名,李按的《臥虎藏龍》,單館票房4.15美元。
第1名,李按的《戒色》,單館票房6.17美元。
在蘇易穿越前的那個時空,能夠擠進這個前十名單的也只有《紅海行動》的9700美元,《一代宗師》的1.89萬美元。
還有《流浪地球》的2.6萬美元以及《美人魚》的2.81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