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其它小說>家有美妻好種田> 大明皇帝也是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大明皇帝也是人 (1 / 4)

公元1424年七月到公元1425年六月,明朝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前後換了3位皇帝,這讓明朝周邊的鄰國和藩國都驚詫不已。新皇帝朱瞻基雖然只有27歲,但大家對他卻並不陌生,因為朱瞻基當過“皇太孫”,也當過“皇太子”,曾被朱棣欽定為隔代接班人。明朝新君繼位,為了表示對新皇帝的敬意,周邊國家紛紛前來恭賀。《明史·宣宗本紀》中如此記載:

是年,哈密回回、滿剌撒丁、占城、琉球中山、爪哇、烏斯藏、瓦剌、浡泥入貢。

上述提到八個國家,東南西北都有,朱瞻基一方面命人熱情地招待上述國家的使者,另一方面,他叫來了楊士奇、楊榮兩位大臣,秘密商議另外一個國家的事情,這個國家,就是安南(越南)。

朱瞻基關起門來,偷偷對楊士奇和楊榮說:

“安南每年都發生叛亂,朝廷每年都要出兵鎮壓,耗費兵馬糧草無數,這讓大明朝身心疲憊。朕想放棄征服安南的戰略,讓他們僅僅作為大明的藩國,每年進貢即可。這樣對大明百姓固然有利,但又怕別人說朕‘放棄祖宗基業’,留下千古罵名……”

《明史·外國二·安南》記載:

初,帝嗣位,與楊士奇、楊榮語交阯事,即欲棄之……

朱瞻基說出這番話,讓楊士奇、楊榮兩位大臣感動不已。這足以說明朱瞻基這位新皇帝是心繫百姓的。但是,真要放棄安南,這個罵名,誰揹負得起呢?

後世證明,朱瞻基放棄安南,雖然讓明朝在東南亞的宗主國地位受到衝擊,但是,對於明朝百姓來說,卻是難得的休養生息的機會。這位明朝的第5位皇帝,是一位好皇帝。但同時,朱瞻基留給明朝的東西,又充滿爭議,甚至直接造成了明朝的滅亡。

本文,筆者將和大家分享明宣宗朱瞻基的一生,希望透過史料,來了解這位大名鼎鼎的“蟋蟀皇帝”。

一、這個孫子真聰明

明朝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已經垂垂老矣,皇太孫朱允炆已經開始著手處理日常政務。遠在北平的燕王朱棣,似乎已經認命。

六年前,太子朱標去世,皇太子之位空懸,朱元璋曾說過一句“燕王英武似朕,立之何如”的話,曾讓朱棣距離太子之位很近。但隨後,朱元璋聽從劉三吾等大臣的勸阻,決定把皇位繼續留給長房一脈,朱棣聽聞後,大為遺憾,他認為,自己這輩子註定只能是一個藩王了。

洪武三十一年(1398)二月初九,朱棣做了個夢,夢到朱元璋送給自己一個大圭。“圭”是古代帝王祭祀時的“六器”之一,象徵著王權。不僅如此,朱元璋還給朱棣說了八個字。《明史》雲:

生之前夕,成祖夢太祖授以大圭曰:“傳之子孫,永世其昌。”

可是,好夢不長,朱棣被驚醒了,此時,有內侍來報,說世子妃張氏誕下一子。朱棣突然想到夢中那句“傳之子孫”,這個孫子的出生,彷彿在印證什麼。朱棣遂親自去看看這位剛出生的孫子,只見這孩子英姿勃發,朱棣大喜,直呼:“兒英氣溢面,符吾夢矣!”

這個孩子,就是朱瞻基。

對於朱棣來說,大孫子和美夢,重新喚起了他的野心。朱棣後來發動靖難之役,和朱瞻基的出生,不無關係。

朱瞻基從小就很得爺爺朱棣喜愛,史載,朱瞻基“嗜書,智識傑出”,朱瞻基從小聰慧過人,讀書寫字不在話下。不僅如此,朱瞻基很小的時候就能使槍弄棒,小弓箭一射一個準,朱棣喜歡得不得了,還承諾等朱瞻基長大了,要帶他去打蒙古人。

根據《明太宗實錄·卷一四零》記載,朱棣曾出了一副上聯:萬方玉帛風雲會。

意思是,四面八方的人都聚集在此。朱瞻基則對了下聯:一統山河日月明。

這個下聯不僅寓意十足,而且氣勢恢宏,朱棣身為一代雄主,非常喜歡孫子的這種氣魄。

不管朱瞻基有多聰明,多優秀,但他生命的前幾年,還不是那個時代的主角。因為在南京和北平之間,存在這一場曠日持久的較量,最終他的爺爺朱棣,打敗了他的堂伯父朱允炆,成為了明朝第三位君主。

二、仁厚父親命太短

朱瞻基的父親是朱棣的長子朱高熾,由於朱高熾從小身體肥胖,朱棣覺得兒子“不類我”,不太喜歡朱高熾,反而更喜歡朱瞻基的二叔朱高煦。

靖難之役爆發後,朱棣留長子朱高熾鎮守北平老巢,帶著次子朱高煦上陣拼殺,特別是在南京浦口之戰時,朱棣精疲力盡,全靠朱高煦捨命衝刺才能取勝。因此,朱棣登基後,遲遲沒有宣佈太子的人選。

於是,永樂初年,朝臣們分成兩撥,文臣們以傳統的“立嫡立長”標準,建議朱棣立嫡長子朱高熾為太子。而武將們則更袒護他們的戰友朱高煦。例如,“靖難第一名將”丘福就直接對朱棣說“漢王有功,宜立”,一時間,立儲之事,成了朱棣最頭疼的事情。

《明史·解縉傳》記載:

帝密問縉。縉稱:“皇長子仁孝,天下歸心。”帝不應。縉又頓首曰:“好聖孫。”謂宣宗也。帝頷之。太子遂定。

朱棣曾秘密諮詢解縉的意見,作為文臣派的代表,解縉認為朱高熾仁孝,應當被立為太子。朱棣不吭聲,解縉緊接著又說“好聖孫”。這其實是在提醒朱棣,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是你最喜歡的孫子。朱棣聽完,連連點頭,最終決定立朱高熾為太子。

此前,朱棣一直在兩個兒子之間糾結,解縉的話,徹底點醒了朱棣,因為朱棣太喜歡朱瞻基了,朱瞻基給他父親朱高熾加分不少。

永樂二年,朱高熾被朱棣從北京召到了南京,冊立為皇太子。

出於對朱瞻基的喜愛,朱棣經常把朱瞻基帶在身邊,親自教導。永樂七年,朱棣北巡,還特地叫朱瞻基同行,路上,朱棣親自帶朱瞻基熟悉各種農具和牲畜,告訴他這些東西是立國之本。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