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大明 (3 / 80)

明朝開國之前,朱元璋先為吳國公,後來自立為吳王,按常理來說,朱元璋應以“吳”為國號,但結果卻以“大明”為國號。其實,當時朝野對此國號的出處已經明確,並且達成共識,不存在什麼爭議,但隨著時間推移,人們將明朝國號與明教、五行說等相聯絡,於是明朝國號由來反而就變得撲朔迷離了。

朱元璋為何棄用“吳”這個國號,史書上沒有正式說法,但瞭解一下以吳為國號的政權就明白了。歷史上的吳國有五個,春秋吳國、三國東吳、五代十國的十國之一楊吳、明朝前身(史稱西吳)、元末張士誠的吳政權(史稱東吳)。以吳為國號的國家比較邪門,除了春秋吳國之外,其他的國祚都很短,都被他國所滅,因此即便朱元璋再不信鬼神,估計也不敢拿王朝命運開玩笑。更重要的是,張士誠盤踞在蘇州,是朱元璋的老對手,他初稱周王,後改稱吳王,這讓朱元璋還怎麼以“吳”為國號?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