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其南哈恩坳更惡,勢更甚於潞江,豈其峽逼而深墜故耶?
其水自阿思郎東向出石崖洞,而西南入哈思坳峽中者,即永昌峽口山入洞之下流也。按阿思郎在臘彝北二十里,其北有南窩都魯坳,則此塢極北之迴環處也。逾嶺而北,其下即為滄江東向之曲。乃知羅岷之山,西南下者盡於筆架,直南下者盡於峽口山,東南挾滄江而東,為都魯南窩北脊,山從其東復分支焉。
一支瀕江而東;一支直南而下,即枯柯之東嶺也,為此中分水之脊,迤邐由灣甸、都康而南界瀾滄、潞江之中,為孟定、孟艮諸彝,而直抵交趾者也。其瀕江東去之支,一包而南,為右甸,再包而南,為順寧、大侯即今之雲州。焉。是塢南北二坳北都魯,南哈恩。相距四五十里,甚狹而深。瀕江兩岸俱田,惟僰bó古代中國西南部的一個少數民族彝、儸儸居之,漢人反不敢居,謂一入其地即“發擺”惡性虐疾,寒戰頭疼也。故雖有膏腴而讓之彝人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