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徐霞客遊記> 第31章 滇遊日記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1章 滇遊日記二 (1 / 5)

戊寅(公元1638年)八月初七日餘作書投署府何別駕,求《廣西府志》。是日其誕辰,不出堂,書不得達。入堂閱其四境圖,見盤江自其南界西半入境,東北從東界之北而去,不標地名,無從知其何界也。

初八日何收書欲相見,以雨不往。

初九日餘令顧僕辭何,不見;促其《志》,彼言即送至,而終不來。是日,復大雨不止。

初十日何言覓《志》無印就者,己覆命殺青矣。是日午霽,始見**大開。菊惟黃色,不大。又有西番菊。

廣西府西界大山,高列如屏,直亙南去,曰草子山。西界即**子嶺,從大龜來者。東界峻逼,而西界層疊,北有一石山,森羅於中,連絡兩界,曰發果山。東支南下者結為郡治;西支橫屬西界者,有水從穴湧出,甚巨,是為瀘源,經西門大橋而為矣邦池之源者也。

通海從穴湧出,此海亦從穴湧出。

然此海南山復橫截,仍入太守塘山穴中,尤為異也。廣福僧言,此水入穴即從竹園村北龍潭出,未知果否?

恐龍潭自是錫岡業塢水,此未必合出也。

矣邦池俗名海子,又曰龍甸。

此瀘江非廣中瀘江也。

瀘江在南,而此水亦竊其名,不知何故。矣邦池之南,復有遠山東西橫屬,則此中亦一南北中窪之坑,而水則去來皆透於穴矣。此郡山之最遠者也。

發果山圓若貫珠,橫列郡後。東下一支曰奇鶴峰,則學宮所託,西下一支曰鐵龍峰,則萬壽寺所倚;而郡城當其中環處。城之東北,亦有一小石峰在其中,曰秀山,上多突石,前可瞰湖,後可攬翠。城南瀕湖,復突三峰:東即廣福,曰靈龜山;中峰最小,曰文筆峰,建塔於上;而西峰橫若翠焉。

即名翠屏。

此郡山之近者也。

秀山前有伏波將軍廟,後殿為伏波像,前殿為郡守張繼孟祠。

張,扶風人,以甲科守此。壬申為普酋困,城岌岌矣。張奮不顧身,固保城隍,普莫能破,城得僅存。先是張夢馬伏波示以方略,後遂退賊。

二月終,親蒞息宰河招撫焉。

州人服其膽略,賊稱為“捨命王”雲。

新寺即萬壽寺當發果西垂之南,其後山石嶙峋,為滇中所無。其寺南向,後倚峭峰,前臨遙海,亦此中勝處。前有玉皇閣,東為城隍廟,但在城外。

瀘源洞在城西北四里。新寺後山西盡,環塢而北,其中亂峰雜沓,綴以小石岫,皆削瓣駢枝,標青點翠。北環西轉,而瀘源之水,湧於下穴,瀘源之洞,闢於層崖,有三洞焉。

上洞東南向,前有亭;下洞南向,在上洞西五十步,皆在前山之南崖。後洞在後山之北岡,其上如眢yuān乾枯井。從井北墜穴而下二十步,底界而成脊,一穴東北下而小,一穴東南下而廓。此三洞之分向也。其中所入皆甚深,秉炬穿隘,屢起屢伏,乳柱紛錯,不可窮詰焉。

十一日大霽。

上午出西門,過城隍廟、玉皇閣前。

西一里,轉新寺西峰之嘴而北。

又北一里,見西壑漲水盈盈,而上洞在其西北矣。由岐路一里抵山下,歷級游上洞。望洞西有寺,殿兩重,入憩而瀹水為餐。餘因由寺西觀水洞。還寺中索炬,始知為洞有三,洞皆須火深入。

下午,強索得炬,而火為顧僕所滅,遍覓不可得。遙望一村,在隔水之南,漲莫能達,遂不得為深入計。聊一趨後洞之內,披其外扃jiōng門,還入下洞之底,探其中門而已。仍從舊路歸,北入新寺,抵暮而返。

十二日早促何君《志》,猶曰即送至;坐寓待之,擬一至即行;已而竟日復不可得。

晚謂顧僕曰:“《志》現裝釘,俟釘成帙,即來候也。”

餘初以為廣西郡人必悉盤江所出,遍徵之,終無諳者。

其不知者,反謂西轉彌勒,既屬顛倒。其知者,第謂東北注羅平,經黃草壩下,即莫解所從矣。間有謂東南下廣南,出田州,亦似揣摩之言,靡有確據也。此地至黃草壩,又東北四五日程。餘欲從之,以此中淹留日久,迤西之行不可遲,姑留為歸途之便。

廣西府鸚鵡最多,皆三鄉縣所出,然止翠毛丹喙huì嘴,無五色之異。

三鄉縣,乃甲寅蕭守所城。

維摩州,州有流官,只居郡城,不往州治。二處皆藉何天衢守之,以與普拒。

廣福寺在郡城東二里,吉雙鄉在矣邦池之東南,與之對。

而彌勒州在郡西九十里。

《一統志》乃注寺在彌勒東九十里,鄉為彌勒屬,何耶?

豈當時郡無附郭,三州各抵其前為界,故以屬之彌勒耶?然今**子哨西,何以又有分界之址也?

十三日中夜聞雷聲,達旦而雨。初餘欲行屢矣,而日復一日,待之若河清焉!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