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這一路參觀過來也是大開眼界,那些高科技展館就不必說了,就連這生態館中的標本也是讓他連連稱奇。
一開始他自詡行軍以來見慣了珍禽猛獸,而且皇家林苑中也豢養著不少各地進貢上來的奇珍異獸,剛進來時李世民覺得這館中必然沒有他沒見過的物種。
進館後一開始的確如他所料,大半的動物他都曾見過,雖有的動物的名字跟大唐的叫法不太一樣,但李世民還是一眼就認了出來。
讓李世民唯一驚嘆的便是那些動物的標本可謂是栩栩如生,如果不是那些動物都不會動,他都快要以為是真的動物站在他面前了。
然而就當他覺得無聊打算加快腳步離開時,卻發現之後的動物奇怪了起來,那些什麼斑馬、長頸鹿、鴕鳥等等他都是他從前聞所未聞的。
這時李世民才停下腳步檢視介紹,然後便發現這些動物竟是都來自姜宛之前提到過的異世大陸!
當然這也就罷了,畢竟李世民從不指望自己能夠全知全能,也一向腳踏實地。
那海外大陸上的人都是他大唐暫時涉足不到的,更何況這些動物?
於是就在他抬腳想要離開之時,便見到了一副“猿類”逐漸進化到“人”的畫面!
【人類起源於700萬年前的非洲森林古猿,由於當時東非大裂谷形成導致氣候巨變,森林退化,迫使樹棲古猿下地生活,並且逐漸適應了直立行走以節省能量並且擴大視野。】
【240萬年前,能人開始製造石器,如石斧、石錘等,腦容量增加至600-800毫升;180晚年前,直立人掌握用火以及製造更加複雜的工具,並且逐步走出非洲,腦容量達到了900-1200毫升。】
【最終在00毫升-1500毫升,與現代人大腦容量相接近。早期智人能夠製造更加精細的工具和藝術品,如骨針、雕刻品等等。晚期智人則發明瞭農業、畜牧業、文字、金屬工具等等,形成了人類現代社會的基礎。】
看完這段講解,李世民很是不可置信,脫口而出反駁道,“這怎麼可能?我們人怎麼可能是那低賤的猿猴所變?那些都是些畜生啊!”
當然這一理論沖擊到的自然不會只有李世民,還包括天幕下的古人們。
白鬍子古板老頭目眥欲裂,“真是一派胡言!那些猿猴怎麼可能跟我們人同宗同源?我們人類那是女媧娘娘按照神的模樣製造出來的啊!”
迂腐的大臣直接向皇帝諫言,“陛下,切莫聽信這天幕之妖言!我們人類乃萬物靈長,得上天眷顧,豈是那些猿猴能比的?”
甚至連某些開明的學者們都很是接受不了,“那些猿猴怎麼可能跟我們有關系呢?完全長得不一樣啊!這是不是天幕在開玩笑?”
……
李世民緩了好一會兒才緩過來,他實在是說服不了自己,便決定眼不見為淨不看了,當即朝著另一個方向走去,然後便見到了一個足足有七八層樓高的巨大的“骨架”。
他心頭一驚,暗道,“這難道是那《山海經》中的巨獸,怎麼可能這麼大?”
李世民頓時停下腳步,再次看起了展牌來。
【恐龍是地球中生代約2.3億年前至6600萬年前)佔據地球陸地生態優勢的蜥形綱動物,統治了地球長達1.6億年,分為蜥臀目和鳥臀目兩大類。】
【恐龍體型多種多樣,最大的可達到長40米,體重超50噸。最小的比如細鄂龍僅約60厘米。恐龍食性包括食肉類恐龍,比如霸王龍、迅猛龍等,包含植食類恐龍,比如雷龍、甲龍等,同時還有部分恐龍為雜食性動物。】
【恐龍的滅絕:科學家提出過多種可能原因,其中最被接受的是小行星撞地球的說法。他們認為在6600萬年前一顆直徑10k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了地球氣候巨變,恐龍無法適應後遭到滅絕。同時現在研究認為,獸腳亞目類恐龍進行進化後變成了現在的鳥類。】
見到“龍”那個字時,李世民下意識地將其與華夏的圖騰“龍”聯絡到一起,但很快他便意識到眼前的“恐龍”與傳說中的龍外形完全不一致。
旋即在他看完展板上的字後便更加確信這恐龍與華夏的龍毫無關系,是一種很久很久之前的生物。
然而這個認識帶給他的沖擊卻是一點不比它真是華夏龍少半分。
這世界怎麼可能有這麼大的動物?他們應該很強大才對,怎麼會被一顆天外來客毀掉了整個種族,而且他們竟然還能進化成那麼小的鳥?
見到這挑戰認知的一幕幕,李世民很是想找人探討。
然而進了場館之後因為每人的進度和興趣都不一樣,很快便分散了開來,如今好不容易見到姜宛自然不會放過她。
況且他相信以姜宛的博學,她肯定能補充展館中沒有提供的知識,為他解答疑問。
姜宛很快走近,便聽到了“李鳳”激動的提問之聲。
“姜姑娘,這進化論是什麼?為什麼幾乎這館裡許多展板上都提了?而且這上面竟然還說人是猿猴進化而來,這麼大的恐龍竟然能變成鳥,這怎麼可能?”
姜宛腳下一頓:可惡!怎麼李鳳也不放過她?!而且這年頭怎麼還有人不知道進化論?
等等,這幾人好像是從國外回來的,她記得自己之前看過報道,進化論什麼的好像不是國外教材裡必修的,畢竟還有大部分信仰上帝的人堅信是上帝創造了人類。
難道他們也是這樣的的情況所以才沒學習過進化論?
想到之前這幾人迷信的樣子,姜宛覺得很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