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畫面再度變換,影片剛開始的那棟大樓內部出現,那是一間間教室,教室裡是正在埋頭苦學的女學生們,他們的桌子上是快將他們都淹沒的書。
“山裡的孩子基礎不好,它確實不在一個起跑線上,老師苦教,學生苦讀,這時最笨的辦法了,完全就是苦字當頭。”
“我早上5點15起床,給老師和孩子們做一個榜樣。”
畫面再次跳轉,那是一張張稚嫩的面孔,他們在操場上紅旗下宣誓,在操場上跑步鍛煉身體,更是不放棄哪怕吃飯時的每分每秒,都在抓緊讀書。
很快時間到了高考,張桂梅目送著一個個學生踏上考場,眼神中滿是欣慰與希望。
“我這輩子的價值,就是救了一代人,只要他們後面走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夠了。”
春秋,魯國,孔子和弟子們席地而坐,看著天幕,臉上滿是好奇這後世的學校以及夫子們會是什麼樣。
在張桂梅出現那一刻,一個年級小點的弟子便驚撥出聲,“哇,竟然是一個女夫子!”
如今的孔子並不如後世酸儒那般完全看輕女子,言語上雖對女子有些看輕,但總的來講還是支援女性接受教育。
而相較於如今的其他學派,他更是第一個提倡有教無類的人,所收弟子的身份也是最為龐雜的。
看見天幕上張桂梅做的一幕幕後,孔子半晌後嘆了口氣,“這才是真正的有教無類,我不如她。”
北宋,司馬光卻是再次氣急,“這讓女子上學也就罷了,怎麼學校還只招收女學生?這難道不是看不起男子嗎?這就是個沽名釣譽的女人!”
除了司馬光外自然還有不少人有著這樣的想法。
“呵,露出馬腳了吧!口口聲聲說是什麼男女平等,憑什麼只讓女生讀書?”
“就是,這天幕就是妖言惑眾,說不定就是哪個女妖精搞出來的。”
“就沒人管管這天幕嗎?不要再讓它妖言惑眾了,繼續這麼下去天下的女人要造反了!”
……
而這時天幕似乎也接受到了這些人的疑問一般,畫面再次變換。
一個打扮得有些知性的女人笑著問,“為什麼當初會辦這個女高,而不是同時招收男女生的學校呢?”
張桂梅很快堅定地回答道,“我們的學生我家訪,高三了已經是,他們兒子上初中,結果他把高三的姑娘留在家裡幹活,把小學初二的送到縣城去補習。我就問她媽,我說你腦子有病,你姑娘高三是要高考的,你不送她去補習反倒送兒子去補習,她說她是兒子。”
“當時我心裡非常非常生氣,所以我覺得我再難得,我辦這個女高都是對的。”
這句回答一出,之前還破口大罵的人通通都閉了嘴。
雖然依舊不太懂什麼是高三、初中,但他們也能猜測出這番話的大致含義。
而他們比誰都清楚張桂梅講述的故事是真的,在大多數家庭裡,當女子和男子的利益起了哪怕一點沖突,被犧牲掉的絕對是女性。
別說是讀書,為了給他們的仕途鋪路,他們家裡向來毫不猶豫地將他們的姐妹送出去聯姻,而他們早已經習慣了家中的姐姐、妹妹為自己犧牲,並視其為理所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