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 章 女人一樣能做出一番成就……
天幕下, 之前還罵著女校是歧視男子的人大多都閉了嘴,然而依舊有少部分的男人依舊梗著脖子,不願承認他們是錯的。
“女子本就下賤, 家中供養他們已經實屬不易, 長到這麼大為家裡付出難道不應該嗎?”
“女子又不能為官,也不能出去做工, 他們不就該早早結婚生子嗎?”
“我們也沒有把她們隨意嫁人啊, 不都是給他們挑選了門當戶對的青年才俊嗎?這說得好像多對不起他們一樣, 難不成他們不嫁人嗎?”
……
而就在這時,天幕上的畫面卻又是一轉, 出現了一個十分肅穆的的建築, 建築的臺階至大門處還鋪著紅毯,兩旁站著手拿花束的臉上滿是笑容的小孩。
張桂梅卻還是那身樸素的衣服,她被人攙扶著從車上走下, 然後一步步上了臺階, 直到進到建築之內。
建築內部氣勢恢宏, 臺下是烏泱泱的人群,而紅毯盡頭站著的是一個身穿黑色西方、身材有些胖, 年歲也有些大的男性老人。
此時影片背景音再次響起。
【張桂梅紮根貧困地區四十餘年, 創辦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幫助了1800多名貧困山區女孩圓了大學, 她雖然沒有孩子, 但卻是為教育事業奉獻一切的張媽媽。】
【她拖著病體家訪工作, 持續十二年家訪超過1200戶,行程十一萬餘公裡,先後榮獲全國脫貧攻堅楷模,全國優秀共産黨員, 全國優秀工作者的榮譽稱號。】
【而今天,在黨成立的一百週年之時,為了表彰她的貢獻,她也被授予了“七一勳章”。】
張桂梅緩緩走到老人跟前,然後老人從侍者手上接過一枚做工十分精緻的勳章,戴在了張桂梅的脖子上。
張桂梅微微屈身表示感謝,而後現場響起了雷動的掌聲,彷彿在告訴所有人張桂梅女士值得被萬人景仰,敬佩。
這一幕對天幕下的眾人無疑是震撼的,特別是天幕下長期被忽視、壓迫的女人們。
先前他們聽著男人們的咒罵敢怒不敢言,此時卻是彷彿注入了一股子精神氣般。
有些膽子稍微大點的女子直接抬起頭,望向他們的父兄、丈夫乃至兒子。
“誰說的女人除了嫁人生子什麼都不會?看,天幕上的那位張女士,她雖然只是個夫子,但她的成就難道比男子少嗎?你們又有幾個人能做得到?”
“你們每天自詡都在讀聖賢書,但又有幾個能做到像天幕上這樣不求回報教書育人?連一本書都恨不得藏起來,從不肯示人。”
“我不管,從明天起我也要為女兒們請夫子,教他們讀書識字。你不願意出錢沒關系,反正我有自己的嫁妝!”
……
武週年間,武則天再次拍掌。
“好!這張桂梅果真厲害,難怪會被那姜姑娘這般敬佩!依朕看,這張桂梅比那朝中滿口仁義道德的酸腐大臣們可好太多了!那群人朕派他們去嶺南做官都不願,嫌棄條件苦,比起這張桂梅真是不足萬分之一。只可惜朕早生了千年,見識不到這樣堅韌的女人,不然朕一定要聘她為國子監祭酒。”
武則天突然間福至心靈一般,露出了一個狡黠的笑,“哈哈哈,朕想到怎麼收拾那些人了。他們不是天天唸叨著儒家傳統,孔夫子的傳人嗎?孔老夫子可是一向倡導有教無類的。”
“婉兒,你現在擬旨,看誰願意去大唐的邊疆教導那些窮苦人家的孩子,誰若是能教匯出來100個進士,回到長安後朕給他們連升三級。朕倒要看看他們有幾個人去。”
上官婉兒瞬間明白了武皇打的是什麼主意,笑著道,“陛下放心,臣立刻擬旨。”
唐貞觀,李世民注意到的卻是另外一點。
他想了想道,“這樣重大的場合和授勳儀式,肯定有後世的‘皇帝’出席的,朕看了半天,也就覺得那個穿黑衣服的人有些像,後世的‘皇帝’難不成已經不穿龍袍了。”
李世民這話一出,其他臣子也都討論了起來。
長孫無忌,“那個黨又是什麼?什麼是黨員?”
程咬金猜測道,“是不是就類似於當初咱瓦崗寨?想當初咱可都是英雄好漢!”
一旁的魏徵不禁翻了個白眼,雖然他也曾加入過瓦崗寨,但也不得不承認,瓦崗寨的土匪習氣距離掌控這天下坐穩江山可差得太遠了。
更何況還是建立後世這麼一個看起來繁華不已的國度。
北宋末年,公元1131年,此時靖康之恥已經發生三年,李清照流亡到了浙東一代。
她的丈夫趙明誠已去世一年,她獨自帶著大量的古籍書畫往南方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