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最重要的是太平雖然是李家的公主,生的卻是別人家的孩子,會遭到比她自己更加瘋狂的反對。
別以為她不知道現在那些沒有激烈反對的臣子無非就是覺得她早晚要將皇位還給她的兒子,也就是李家。
武則天難得在心中祈禱,希望姜宛之後能再多透露一些破局之法。
北宋仁宗朝,此時朝堂之上無數文官大儒。
司馬光對於女子掌權之事最是深惡痛絕,在編撰《資治通鑒》時不乏夾帶私貨。譬如他就愛編造些前朝的故事好諷刺劉娥垂簾聽政不肯放權。
此時被戳中了肺管子,他當即大怒,“一派胡言,真是一派胡言。這天幕怎麼光提那些昏君?怎麼不想想文帝、太宗這些英明帝王?難道不比那呂武強多了?”
作為史學大家,司馬光對於歷史人物更是信手拈來,他很想繼續舉一些例子反駁姜宛的話,然而他腦海中回想了一遍那些帝王們,卻不得不承認他唾棄非常的呂武兩人的確比很大一部分男性帝王要厲害,百姓們似乎也過得更好。
畢竟他們若是手段不行,又怎麼可能能以女子之身登上那權力巔峰呢?
司馬光難得對自己長久以來的堅持産生了懷疑,難不成他以往所堅持的真的是錯的?
唐貞觀,李世民本來以為自己早已經知道了未來李家會被一個姓武的女子篡奪,應當已經很是淡定了。
然而聽見他李氏宗親竟然被殺害大半,他還是心髒有些抽疼。
這些都是他的子孫啊!那武則天手段也太過殘忍,不僅奪了他們李家的江山,還殺了那麼多的宗室。
可是哪怕姜宛不提,李世民也能猜出武則天自然不會毫無理由的殺人,多半是那些宗室反對她繼承皇位才有此禍事。
平心而論,如果是他處在這樣的境地,也會照殺不誤。
不過姜宛那句清除皇親國戚對百姓是好事是怎麼一回事?還有那大明的財政怎麼會被明朝宗室壓垮?
有此疑問的自然不只是李世民,朱元璋自然是最為關心這句話的。
長久以來的觀念讓朱元璋堅信男女各司其職才是社會穩定的最好方式,他剛想再罵上幾句,冷不防便聽見大明財政因為宗室太多而崩潰。
這怎麼可能?
朱元璋對自己人向來寬容,對於留著他朱家血的男丁更是十分看重,制定了厚養藩王的政策。
雖然他不會給宗室多大的權利,但是俸祿十分豐厚,當然也希望他朱家能夠枝繁葉茂。
只是到了末年宗室人口竟然會有二十萬之巨?怎麼可能生這麼多?他朱家現在上上下下加起來也就幾百人吧。
朱元璋的算術並不好,但也不是傻子,他突然間想到自己有幾十個兒子,如果他的兒子們也像他這般生孩子……
一瞬間他額頭直冒冷汗,半晌後才對著身旁的朱標道,“要不然這宗室的政策還是改改吧,比如每代降等,三代以後就不再供養了。”
朱標早就不滿自家老爹的“養豬”政策,聞言自是歡歡喜喜地答應照辦了。
姜宛吐槽完見彈幕上終於清淨了不少,心中的憤怒也緩解了不少。
她並不覺得自己幾句話就能改變那些男人們腦海中一些根深蒂固的想法,她只是單純想懟罷了,而後她才又將話題轉回到了義務制教育上。
“說了那麼多的優秀女性,我只是想證明女孩應當受到教育,也配受到教育,給他們如男子一般的教育他們也能做出如同男子一般的成就,甚至超過她們。”
“建國後,我國從法律上確定了男女平等、同工同酬的地位,然而法律是法律,民眾的思想卻是根深蒂固,難以改變,哪怕是如今也有不少重男輕女的現象,比如打掉女嬰,不讓女孩讀書逼迫她們早早出門打工等等。”
“當然因為不讓適齡兒童進行義務制教育屬於違法犯罪,再加上學費免費什麼的,現在基本上都會讓小孩讀完九年。不過再進一步接受教育,許多底層家長便不那麼願意繼續供養女孩讀書了,哪怕女孩的成績遠比男孩優秀。”
“針對這種情況,許多基層老師上門做家長的思想工作,也有不少學校願意提供助學金,讓一部分女孩得以重新回到教室。”
“其中有許多讓我們佩服的基層工作者,而張桂梅女士是讓我最最佩服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