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尚書真乃神人!”池恩讚歎道:“將軍請說。”
“大康與大明氣候類似,偏寒,基本無夏,但最大的不同是河流,與我大明由金江、雲河貫穿全境不同,大康的河流只有一條,自與大光交界處始,自北向南,而且長度不及雲河三分之一,與金江更不能相比,其餘河流雖有,但都只能與金江、雲河支脈相比。”
“將軍,這跟我們攻打康國有何干系?”一名將領忍不住問道。
“有大關係。”池恩皺了皺眉,不滿部下打斷楊傲的話,替楊傲解釋道:“在飛舟出現之前,輜重也好,兵力也罷,金江雲河所構建的河道可以將極大節省運送過程中的損耗,而且我們的城池也大都集中於金江、雲河之畔,康國也是一樣,他們的水域破碎,也代表著他們的人會分佈在以這條康河為主的一帶,而康河偏西,所以他們的人口會集中於沿海與康河這兩片區域,其餘地方不說沒人,但數量稀少。”
楊傲微微頷首:“所以我們此番攻伐路線,也是循著這兩條路來攻,閻丹鋒將軍負責康河一帶,而我們則負責沿海一帶的攻伐,大家看這裡。”
楊傲說著伸手一點,兩片區域亮起來,代表著康國的主要人口聚集地,正如楊傲所說,是沿著康河與沿海分佈,至於兩者之間的大片土地,由於缺水的緣故,人丁稀薄。
事實上不只是康國,除了大明所在的九州之外,其餘諸國的主要河流基本都是南北向的,這也形成了九州獨有的地貌,九州之地被稱作福地,金江和雲河的存在有很大原因,自古以來,哪怕天下再亂,九州之地都能很快進入大一統王朝,而其他國家,如同康國,因為兩大聚居地之間有大片無人區,所以統一的難度很大,甚至很多時候,康國這裡東西對峙能對峙百年。
“而沿海地區,有兩條南北向的流域,也是此番我軍攻伐的路線,本將軍準備與老將軍各領一支人馬,分別走一條流域,以最短的時間,拿下康國東部沿海地區,燕州這邊也會有海族參戰,但諸位謹記,我軍乃仁義之師,軍法當先,欺凌百姓者,斬!掠民財物者,斬!”楊傲說到最後,目光已經冰冷:“也請諸位銘記,我大明之師,乃仁義之師,不興無義之兵,不斬無辜之人!”
“將軍放心!我等謹遵軍令!”池恩等將領聞言神色一肅,哪怕對楊傲不怎麼感冒之人,此刻也不敢有半分遲疑。
大明統御九州已有數十年,軍紀是入軍後的第一課,幾十年軍隊更迭下來,這道軍令幾乎是刻在每一位大明將士骨子裡的信念,也是大家的共識,誰敢違背這兩條,別說軍法,自己身邊的袍澤都能將自己給錘死。
“軍令已至,後勤方面,會有戶部負責,第一批軍糧已經帶到,老將軍先行,你我在這梁府合兵!至於情報,各地都有神風堂暗子,這裡是密令;他們會負責各地輿情,儘量減少大軍入城後的阻礙!”楊傲將一份玉簡交給池恩,這份玉簡的密令是池恩書寫,那邊是當天才會收到,然後執行的人也不是一人而是好幾人,以避免出現內奸混入軍中帶來錯誤情報。
“好,老將便在梁府恭候將軍!”池恩接過玉簡,看著楊傲笑道。
“恐怕要讓老將軍失望了!”楊傲看向池恩道:“主力大軍已經出發,如今應該已經攻破一府之地了。”
“這邊已有七府。”池恩笑道。
“那就祝老將軍能夠順利抵達梁府。”楊傲起身道:“此番大戰,本將雖是主帥,但老將軍獨領一路,算是副帥,若有需要,可隨時派人來,本將軍這邊有專門應急軍隊馳援老將軍。”
“應該是用不上了。”池恩搖了搖頭。
“事不宜遲,本將軍該去與大軍匯合了。”楊傲起身道:“老將軍保重。”
“將軍保重!”池恩目送楊傲登上飛舟,一路向東飛去。
“將軍,我們何時出兵?”一名將領見楊傲離開後,終於鬆了口氣,並沒有想象中的下馬威,楊傲對池恩的態度還算不錯。
“糧草既然已至,立刻出兵,通知池晟,讓他繼續沿這條河道北上,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不得有誤!”池恩收回視線,朗聲道,楊傲雖然對自己保有敬意,但這一口一個老將軍讓他很是不爽,大家現在壽命都是幾百年計數的,自己和楊傲也不過差了幾十歲,哪裡老了?
“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