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府就這麼輕易被池恩派出的先鋒大軍拿下,對於對面是什麼貨色,池恩比自家那孫子清楚的多,在得到詳細戰報後,對自家孫子的謹慎,池恩還是很滿意的。
不過接下來,池晟卻在短短一月之內橫掃邊關八府之地,直接滅了一路諸侯。
“將軍,既然這大康如此孱弱,我等何必忍這幾年?”燕關之中,眾將對於這件事顯然有些不解,大明經過這數十年的不斷革新軍械,與康國之間的差距顯然已經遠遠拉開,既然如此,為何還要等這幾年。
“這打仗並不只是比誰拳頭硬,這打下的地盤要治理,你看這戰報,我軍所到之處,康國百姓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各城百姓無不期盼大明軍攻入,若無朝廷這幾年在康國打出的仁義之名,就算打下了地盤,要治理也頗為費事,越往深打,我軍後勤就越難保障,如今這打起來可容易多了。”池恩感慨道。
他打了一輩子仗,從大乾到如今的大明,對戰爭的理解也在這些年的經歷中不再單純以一個將軍的視角去看這些東西,看到的自然更全面。
康朝軍隊什麼情況,池恩這裡有著朝廷的完整情報,但他卻從不與部將講。
一來不讓部將們心生懈怠,有一個假想敵,便有前進的動力,所以包括自己孫子在內,池恩一直未曾透露過對面的情報,平日剿滅一些流竄進來的流寇,自然也代表不了大康的軍力;二來這些年大明對外的態度是以仁義為主,作為軍人,擔心部下將士知道對面實力孱弱會主動求戰,所以情報這方面池恩卡的一直很死。
“再說了,幾年前康國內部雖然分裂,但康王的大旗還在,當時若攻康朝,諸侯必然是聯手抗敵,這晚幾年打和早幾年打,民心、軍心天差地別!”
“那將軍,這邊關八府已下,還打嗎?”一名將領突然問道。
“這是朝廷昨日送來的詔書,朝廷大軍不日抵達,此番的命令,是盡佔康國全境,老夫這次是先鋒!”說到這裡,池恩多少有些無奈,昔日三大邊將,若對外作戰,一般都是主帥。
然而當年大乾之戰,三大邊將並未參與到征伐之中,如今還是邊將,再開戰,他和尹正就成了先鋒,而此戰主將是閻丹鋒、楊傲,那楊傲幾十年前還是尹正麾下一個營正,如今卻爬到了尹正頭上,池恩莫名的有些期待,想看看這兩人見面是個怎樣的場景。
可惜沒時間去看,嗯,等康朝覆滅之後,就有時間了。
“先鋒?”眾將有些不忿,昔日三大邊將,哪一個不是軍中德高望重之人,怎就要給人做先鋒了?
“莫要奇怪,也莫要小覷兩位主將,此二人當年可是追隨陛下一路覆滅大乾,乃大明的開國功臣,收起那些小心思,否則到時候受了軍罰,老夫可保不了爾等。”池恩瞥了一眼眾將神色,起身道:“人來了,都自己小心些!”
說話間,眾將也隱有所覺,紛紛跟著池恩一起出門,正看到十艘飛舟從天而降,燕關上方亮起道道陣紋,那些飛舟上也亮起陣紋,隨後便見燕關上空的陣紋緩緩消散,飛舟順利進來,落在池恩的將軍府上空,數道身影從飛舟上降落,其中一名持槍青年取出一枚金令,朗聲道:“本將楊傲,自此刻起,接手燕關軍務!”
“末將池恩,見過楊將軍!”池恩取出一枚金令與楊傲手中金令一合,確認無誤後各自收回金令。
“老將軍見到本將似乎有些失望?”楊傲示意眾將入內,疑惑的看著池恩道。
“本以為將軍會去尹正將軍那裡。”池恩確實有些失望,他還想看看這對身份對調後會是什麼表情,不過朝廷可能也考慮到這個了。
楊傲:“……”
“將軍勿怪,末將失言。”池恩打了個哈哈笑道。
“議事吧,大軍來此還需幾日,想與老將軍商議一下此番出兵事宜。”楊傲示意了一下隨行親衛。
親衛會意,取出一枚珠子,以法力將其啟用,剎那間,眾人眼前出現一幅立體的山川地貌圖,不同於以往的山川地貌投影,這份山川地貌圖能夠放大縮小,將注意力集中在一塊區域,那片區域便會迅速放大,讓人能看清楚當地的建築大概,還有文字講述當地的氣候、環境、人文等詳細資訊。
“這是根據神風堂收集的詳細情報所製作的大康山河圖。”楊傲介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