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部的這份鋼鐵用量預估可不是隨意搞出來的虛假檔案,而是花費了大量時間與頭髮計算出來的合理數字。
以赤縣城日計劃消耗為例,709噸/日這個數字是怎麼算出來的呢?
這就不得不提到一個概念了:
人均鋼鐵蓄積量。
人均鋼鐵蓄積量是一個國家和地區工業化城市化的代表性指標,是任何國家都會長期跟蹤研究的宏觀指標。
這是啥意思呢。
直白點說,就是你每年所有財產中有多少含鐵的總量。
比如一輛車的耗鐵是1噸,鋼筋混凝土的房子一平方米平均要用60公斤鋼筋,你有車有房的話這個指數就會上去。
當然了,實際統計的時候還會加上國有公共鋼鐵裝置的均攤。
從人均鋼鐵蓄積量來看,老鷹達到鋼鐵總蓄積量頂點時的人均蓄積量為8.8噸,霓虹在10.5噸左右時人均蓄積量開始企穩,偷國在完成工業化時人均鋼鐵蓄積量達到了9.5噸,禿頭國...咳咳,約翰牛則為7.6噸。
總的來看,一個國家要完成工業化,人均鋼鐵蓄積量需要達到8噸~10噸。
等達到這個峰值後,鐵礦石就價值不高了——因為鋼鐵是可以回收的,發達國家用的都是廢鋼。
咱們目前的人均鋼鐵蓄積量是8噸多點,預計在2027年會完成完整工業化。
這也是為什麼都說袋鼠跳不了幾年的核心原因——目前他們對咱們最大的掣肘就是鐵礦石,一旦咱們工業化完成,組合拳就直接呼臉了。
所以別真覺得那些官媒是在虛空威脅弱化別人,咱們確實是有這能耐,只是要等幾年而已。
也正是基於這個基數引申出的積蓄—發展函式,核心層方最終將赤縣城的日鋼材消耗定在了709噸這個數字。
畢竟赤縣城的基建可以說是從零開始,需要的鋼材日耗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是個小數字。
如果羊背城鐵礦能做到日產五千多噸的鐵礦。
那麼在兔子們如今已經完全最佳化到極致的產率配套下,提煉出的鋼鐵完全足夠眼下幾個區域的發展,甚至還能略有盈餘。
羊背城的鐵礦是標準的露天礦,開採難度很低——莫家已經提前將工作面開好了,兔子們只要對著工作面繼續開工就行了。
加之軍事基地那邊已經具備了軍工組裝能力,騰出一些來組裝民用鍊鋼裝置完全是輕輕鬆鬆,無外乎多用兩套水壓機組而已。
因此日產5000噸的目標並不難實現,尤其是和煤礦那個小老弟比起來。
如果說煤礦那邊的進度是月更作者的話,鐵礦這邊就是日更兩萬的觸手怪,分分鐘給你‘列印’出一篇百萬字出來。
而若是鐵礦能做到這種日產量,也就也代表著本土方面可以再騰出一些光門運力。
屆時無論是將這部分運力用於運輸其他物資到大莫界,還是將大莫界的靈氣往回運輸,都只是物資交接上的問題而已。
這是個非常非常利好的訊息,因此林子明迅速將這件事彙報給了指揮部。
而就在他彙報相關事宜沒多久,莫家主宅方面也傳來了訊息:
地下坑道已經打到密室兩米處,隨時可以破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