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者的總數屬於妖闕內部才知曉的情況,因此老夫也只能給出一個模糊的判斷......
如果把各個境界的修行者都包含在內的話,應該不會低於數十萬吧。
畢竟中心三域地幅廣闊,‘徵召令’要求的是每座城三入一。
加上各種零散歷練的個人與團體,二三十萬修行者肯定是有的。
至於高階修行者老夫就真不清楚了。
總之聽聞前段時間,有幾位在星辰海探尋遺蹟的元嬰大修在收到傳訊後,連夜趕回了妖闕增強防守。
因此如今妖闕中明面上的元嬰境,應該不會低於二十位。”
楊伯禮口中的‘徵召令’,此前也曾經提及過數次。
這是妖闕對於各個擁有築基境修行者城池發出的一類強制命令:
每當城中築基境修行者超過三人,就必須派遣一位前往妖闕‘服役’。
具體的人員篩查則由區域內規定的城池全權負責。
例如被兔子們天降正義的莫家,便有一位築基境修行者在妖闕駐守。
至於赤縣城擁有三位築基境卻不用服役的原因,則是因為魏思明曾經在妖闕立下過功勳,換得了赤縣城百年免招的優待。
不過這種免招的情況極為少見,因此絕大多數符合條件的城池都必須派人“服役”。
除此以外,楊伯禮的話還透露出了另外一個資訊:
他的預估離不開兩點,一是楊伯禮在妖闕的親眼見聞,二便是.....
他所知的大莫界城池數量。
後者其實才是馬寧真正在意的關鍵,畢竟兔子們目前確實沒有其他渠道對大莫界的城池進行統計。
妖闕的修行者組成主要有兩類:
一是服役的修行者。
二是例如當初魏思明那般接近築基境,沒有服役義務但是卻想參戰歷練的個人或者團體。
而前者又分為來自小城的個人與來自大城的地方勢力。
這並不難理解。
“三入一”針對的是沒什麼高階戰力的普通城池,越強大的城池需要承擔的責任就越多。
這有些類似本土的個稅,收入越高交的越多。
只不過大莫界沒有避稅手段而已。
例如紫瓊城。
光楊家常年便有四十餘位築基境在妖闕駐守,其餘諸多家族加在一起,駐守在妖闕的築基境數量接近兩百人。
這還是南域實力不強的緣故。
例如東域的一些大城,各個家族加起來服役的築基境破五百的都大有城在。
扣掉這部分人員。
真正按照“三入一”來到妖闕的修行者,數量應該在十萬左右。
而符合‘三入一’的城池與普通城池的比例差不多是1比4,畢竟大莫界絕大多數情況下建城的要求都是有一位築基境。
當初魏思明他們那種練氣八層便建城的屬於個例,幾乎沒有普適性。
也就是說。
中心三域的城池總數,很可能在四十萬座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