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情況,難道我們想錯了,他的原則和想象中還有不同。
這一幕,讓圍觀排隊的人都疑惑。
接連兩個例子。
已經表明了,找楚歌看病,要大出血。
但是第三人明顯沒錢,給不出代價,卻得到了這樣的結論。
難道看走眼了?
或者說,這人碰到了貴人?
還是祖上有什麼寶貝蒙塵,獻給了楚歌?
他們頓時好奇起來。
楚歌看出來甯中則的疑惑。
他掏出了一張紙。
上面歪歪扭扭的寫著一些感謝的話,後面是十多個孩子的簽名。
最顯赫的只有一句:“求求您,救救我們老師吧。”
樸素而簡單。
“你在山區支教,今年是第十十七個年頭,女朋友嫌你沒出息分手走了,你捨不得孩子,乾脆留下不走了,也捨不得花錢治病,微薄收入都用來幫助了孩子們,今年實在是扛不住,孩子們跪在地上求你,才不得不前來治病,但是拍換半月,就靠著一些止疼藥度過,就這樣準備回去了,對麼?”
楚歌開口。
甯中則愣住。
他顫抖著手,拿起這張紙:“薛念、杜凱、王大奎、季節……這些,都是我的學生……怎麼會?”
“走,我給您治病……老天爺的眼睛,偶爾還是不會瞎的,你在這裡徘徊了半個月,有人默默守候了半個月,帶著全村的希望…和錢財……哪怕他們所有人的全部繼續也不過7155塊3毛……”
楚歌帶著笑,開口說道。
神色之中,有著敬重和感動。
平凡樸素,不被人知曉的付出和感恩,往往最能打動人心。
“是王大妮麼,這傻丫頭,她在哪裡?她來找過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