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既清楚又不清楚的部分,樂薇還少說了一句。
就是把好處說得清楚,涉及到具體操作的部分一個字都不要提。
她沒說的原因主要是想讓安月君先自己思考自己寫。
這段時間,她說著放下考試,還是裡裡外外把課本預習複習了兩遍。
除了高數,大一上半學期其他的課程還都在理論概念的階段,樂薇要記住的東西很多,經濟的基礎概念,華夏的稅制,國內外經濟形勢等等。
她原本在港城一直都有訂金融經濟雜誌,現在她人在京城,沒法去港城拿,考慮良久後,也只能先停掉,所幸的是她一直去的港區書店可以進一些金融雜誌,樂薇讓店老闆寄到樂家小院,每個季度再讓樂東隨著家鄉的包裹一起寄過來。
樂薇來京城的時候除了衣服以外,還帶著大包小包的海鮮乾貨和茶葉,這些都是她們缺不了的東西。
柳臺城會把乾貨泡發,或者燒著吃,或者煲湯,羊城人就是要喝煲湯。
樂薇她們沒來之前,柳臺城只能煲了給自己喝,顧文松他們喝不慣羊城的湯,說喝著上火。
這會兒好了,他可以煲一大鍋。
寧竹月和安月君都是辦事利落的人,過了兩三天,寧竹月就已經把調查結果交給了樂薇。
總體來說和樂薇的結論是一樣的,京城壓根沒有可以稱得上是輔導書的東西在市面上銷售。
另外寧竹月聽完了樂薇的話,沒有去採訪書店,卻去了中學和高中對學生們進行了調查,並且把調查的結果總結成表,交給了樂薇。
樂薇挑挑眉,由衷地稱讚道:“做得很棒。”
便不再多說,寧竹月和巴麗慧不一樣,巴麗慧可以隨便誇,而寧竹月的自尊心要更高一些,有些事在她心裡是自己理所當然應該做的,她是京大生,是新聞專業的學生,這些基本的調查課本上都教過,因為做了這樣的事去誇寧竹月,就好像哄小孩一樣,反而是一種看不起她。
所以樂薇只誇她做的好。
安月君的策劃書寫得更加出乎她的意料。
雖然遣詞用句上還比較青澀,但裡面的對於利潤的分析讓樂薇皺起眉頭。
安月君打量著她的臉色:“我、我擅自讓小寧調查的時候把參考書的價格也寫上,是哪裡不對嗎?”
因為市面上的輔導書實在很少,寧竹月沒收集到多少資料,她乾脆把工具書的價格也都統計了下來,外加常規的文學書籍、週刊報紙等等,單獨給了安月君一個表。
除此以外,寧竹月還去了一趟印刷廠,以自己要給社團印週刊為理由,詢問了印刷的成本金額,也提供給了安月君。
安月君根據這些資料做了一套數學模型,用以描述出版教輔書的成本和利潤。
雖然數字可能不夠準確,但是模型本身不會出錯,只要調整資料,這套模型就可以投入使用。
只是看樂薇的臉色,她似乎……有些驚訝,又有些憤怒?
寧竹月和她更親近,直接推了她的肩膀一下:“薇薇,你在發什麼呆?”
“噢……”樂薇這才回過神來,她放下了安月君的策劃書,問道,“這個數學模型是你自己寫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