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世民的腦海中他有幾個臣子就很能賺錢。
集思廣益集思廣益,就得集齊許多人的思才能益。
在李世民苦惱家中錢財少得可憐之時,此時的狄縣有人也在拿著自己的賬本發愁,但他不是可憐自己家的賬目上賺的錢少,而是……
“子平,這些錢果然不應該就這麼拱手送人啊。”杜如晦面色冷然,但細看卻能看到滿心滿眼的啊對賬目上錢的心疼。
陳平拿過杜如晦手中的賬本,此時的他不複一開始的蒼白瘦弱,經過半個月的精養他面色甚至比以往更加紅潤俊美,他勸慰道:“俗話說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
理是這個理,但……
杜如晦笑了,因為透過最近大秦的變動,他已經能猜到他家陛下最近的狀態了:“我的主君現在可能在為錢財而煩惱,我們卻要把這錢先暫存在別人手中,嘖。”
在一開始的協商中,他需把一月的盈利劃走一半給田家,但誰叫一半也過分可觀了呢?
看看現在田家過得那個叫奢侈,甚至開始有膽量呼朋喚友,召集其他六國餘孽來狄縣想怎麼推翻秦朝了。
一切都在計劃之中,但那白花花的銀子就這麼流了出去,杜如晦還是心疼了,畢竟那花的都是他要給陛下的錢。
是的,杜如晦早就敢肯定現在登基的秦二世就是他家陛下。
不是他家陛下誰會在秦朝喊出“民為邦本”這種話?誰家身邊會有房玄齡和尉遲敬德?誰家會在這個時候拿出紙和印刷術?還有那一大堆只有他們唐朝才會發明出來的東西?
當然,最主要的是那發布到全國的察舉令上面,寫的是‘淩煙閣’三字。
他的陛下在等待著他們。
想到這裡,杜如晦更心疼這錢了!陳平看著心疼快溢位眼底的杜如晦,他被杜如晦砸到又救起來,雖不知為何杜如晦會對他的能力如此放心,但他確實也沒有辜負杜如晦,把生意越做越大,直接遍佈了周邊郡縣,搜刮了無數富商們的錢財。
他不知為何杜如晦熱衷於把商鋪插遍周邊郡縣,但他尊重對方的想法,並協助對方。
他也不知道杜如晦為何賺了錢卻不把全部錢送到主家田氏,而是總喜歡掩一半,另一半給了田氏,卻總是用各種比如拓展勢力、拓展生意又給它拿了回來。
但他不懂,沒關系,做就是了。
想到家中兄長因為他寄回家的錢財而正在起的青磚瓦房,陳平眼底含笑道:“若你真不想把那一半的錢給田詹,你就給他一半的一半,然後說想把生意拓展延伸到舊韓地,去賺舊韓貴族的錢。如你延伸到整個舊齊地那般的說辭一樣,就可以了。”
反正他確實賺到了更多的錢,沒有騙田詹。
聽到這個說辭,杜如晦腰部酸腿不疼,人也更有勁兒了:“舊韓地的貴族確實挺有錢的!”
既然舊齊他能滲入勢力,舊韓那個小地方他自然也行!
不過為何他一開始沒有想到這個法子呢,自然是有原因的,杜如晦道:“狄縣附近三郡的拓展全靠你我撐著,聽聞舊韓之地的商業變動也是極大,再拓展到舊韓,你我恐把握不住。”
原先他就是基於這個擔憂才沒有把這個想法說出來的。
陳平對此也有所感,僅他兩人就要掌握三郡的商業拓展確實吃力了點,他道:“我們在下層發掘了諸多可用之才,你全方位把控,人事方面我能勝任,就是再加上賬本方面讓人吃力。”
杜如晦也是如此想的。
計量型的人才可遇而不可求,他這半月能把商業拓展出去,還是因為有陳平的加持,如果能再來一個人就好了,杜如晦想。
秦末漢初還有計量型的人才嗎?
秦末……漢…… 初……計……
杜如晦看向陳平,悠悠問:“你是陽武人?”
陳平淡定點頭:“對。”
天上恍若降下一道光,杜如晦笑了,他問道:“你們那邊可有一人名為張倉?”
張倉,漢初丞相,他當的丞相可能平平無奇,但他另一個名頭很響亮
“計相”
一個數學極其厲害的丞相。
很巧的,他就是陽武人,還是一個在秦始皇去世時因為觸犯法令逃回陽武的陽武人。
陳平被問得迷迷怔怔的,他腦中思索,恍然回道:“略有耳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