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亮的手下肯定點頭:“對,主子,就是贏氏標誌,上面可是畫著玄鳥圖案!”
這一瞬間張亮腦海中浮現出了許多,張良聯系贏家人幹嘛?是準備暗害陛下扶持新贏家人以此掌控權勢?還是扶持新勢力與陛下打擂臺?
思來想去,沒一個好訊息,皆是張良預備滅秦的舉措。
李世民本也不想用這個有著玄鳥圖案的盒子的,但在張良可能已經知道他身份的這個前提下,他不想隱瞞身份與張良相交,故而直接用了這個盒子。
只希望這時他家‘知己’能與他摒棄前嫌,共治天下。
張良看到這個盒子時,他沒有說什麼話,他只是定定地看著盒子上的玄鳥標誌。
這是一封來自大秦二世皇帝的盒子,田家人。
許久,張良開啟了盒子,看到那封放置在最上面的帖子。
開啟,閱讀……,然後控制不住地嘴角上揚,笑了。
張良按壓下嘴角的笑容,可惜笑容這玩意兒實在抵擋不住。
信,真是情真意切,用了半個篇幅來誇贊張良的為人和他的計策可行性極高,另外一半的篇幅著重講了他對張良昨日計策的贊美,和對接下去話的疑問
真是……死死拿捏住張良。
信的結尾寫明瞭自己搜羅許久終於找到一件自覺會符合先生心意的物品,望先生收下。
張良不覺得自己會喜歡,他這一輩子能稱之為喜歡的東西屈指可數。
能稱之為喜歡的也就只有《太公兵法》一書。
張良直接開啟盒子,然後他看到了……
“《唐李問答》?”
一本書?
這下子張良漫不經心的態度一下子就收起來。這本書的名字他從未聽過,但他深切的知道這個世界定然存在非常多他沒有看過的孤本。
而這本書應當就是孤本。
能被秦二世送過來的書定非凡品,張良自覺不夠,先去淨手,等手幹燥後才敢把這書拿起來。
書的上面除了書名還有編撰者之名,是一個張良未聽過的名字——李靖。
張良不知這李靖被稱之為可與孫、吳論之術者,也不知對方被稱之為能與白起相提並論之人,他只是敬畏地開啟此書閱讀起來。不過二三句,他眼神立刻泛起熱情的光芒道:“這是一本好書!”
憑借他的眼光,他覺得這是一本能與《孫子兵法》《吳子兵法》《六韜》相提並論的好書!
張良不知此書確實是與《孫子兵法》《吳子兵法》《六韜》《司馬兵法》《三略》《尉繚子》彙編在一起稱之為武經七書的武學必讀之作,兵書的精華,軍事理論殿堂裡的瑰寶。但他能看出來此書的價值是無上的!
其上的軍事問題言論內容豐富,聯系他也不知是不是實際的事例,圍繞著奪取主動權、奇正、虛實、主客、攻守、形勢等問題進行討論。
“奇正,指畫攻守,亦易主客,於兵家微言,時有所得。”張良道。
就是他偶爾會被其中出現的另一個人疑惑,這個世界上有這個人嗎?還有那上面的戰役,是真實存在的嗎?
“這書雖只有千字,只有四十問答,但能看出其中的精妙之處,就是可惜沒看到另外問答。”一開始寫著九十八次問答,那應該還有剩餘的部分?
這書確實有其他部分,畢竟它在歷史中的另外一個名字是——《唐太宗李衛公問對》。
全書共分上、中、下 三卷:其中上卷四十問答,中卷三十三問答,下卷二十五問答,是記錄李世民與李靖討論軍事問題的九十八次,一萬餘字言論輯錄。「1」
當年李靖編撰完這書後第一時間就送了李世民一套,後讓李世民為他發行給全部的將士人手一本。如此精妙的書籍李世民自然也是日夜研讀,有空就拿起來看,倒背如流。
等來到這個世界後就把他那個世界有用的東西抄寫出來,這書蘊含了他和李靖對話和戰役的全部精髓,是本絕佳兵書。
用這書勾搭謀聖?
李世民笑了,一勾一個準。
張良已經拿著這書看了許久,早就看完了,他現在糾結的是要不要答應秦二世後日的邀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