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急躁蕭瑀、賢相蕭何、兵仙韓信、大唐劉政會……
鹹陽發生的亂象在沒有資訊快速傳遞工具的秦朝還少有人知道。
人人皆還專注於自己的事情。
但也有人被外界來的事務打破專注的。
比如此時分散各地居住的百家賢才正好收到一個來自鹹陽的包裹。
包裹不大, 但也不小,細細看來應該是……
孔鮒看著手中的包裹對叔孫通道:“這東西從鹹陽寄過來,還做了防水處理, 不知道是什麼東西。”
叔孫通也在猜,他覺得:“可能和上次鹹陽召集百家那件事情有關。”
孔鮒也想到了那件事情, 還連帶著想起淳于越郵寄過來,讓他一定要過去鹹陽的那封信, 信中說鹹陽出的信紙和一種名為印刷的東西定能夠傳播儒家經典。
那件事情已經過了半個月了,難道:“這就是那個東西?”
紙, 他見過, 陛下分發到地方, 郡守正在使用, 其他地方倒是少見,但印刷……還真不理解這個東西。
猜測還不如直接看,他讓叔孫通開啟包裹。
叔孫通依言開啟包裹,這東西的包裝很緊密, 然後他們就看到……
一本輕薄的東西被放在盒子裡。
這是什麼東西呢?孔鮒翻開書,看到書上大大寫著的“墨家典籍”四字就知道這東西是什麼了。
《墨家典籍》四字本來能讓孔鮒嫌棄得把手頭上的東西扔掉, 但是這次卻讓孔鮒驚奇到只敢把這個東西放在桌上輕輕翻閱。
“書!”
孔鮒驚呼:“這就是淳于越那廝說的‘書本’?”便於攜帶,能傳播百家思想的書本?
孔鮒呼吸急促,不停地翻閱著手中的書籍, 越看越驚喜。就是很可惜,這本書不是他們的, 而是墨家的。
此刻他有強烈的想法想把這本書換成儒家經典, 然後傳閱到大秦各地。
叔孫通也覺得事情嚴重了,他沉聲對孔鮒道:“先生,那我們還是不動身去鹹陽嗎?”
看到這個東西以前孔鮒是堅定不想走的, 但是看到這書之後,孔鮒不堅定了。
他沉聲:“這種書籍的出現,若是比作打戰,那就是‘兵家必爭之處’,而我們不能錯過這些,錯過了,就會被淘汰,最終消失在時代的滾滾洪流中。”
叔孫通何嘗不明白這個道理,就是因為明白他才會問孔鮒。
還要如此梗著,不接受新皇的召集令嗎?
叔孫通低聲:“先生……”
孔鮒嘆氣,終還是擺手道:“走走,走吧。”
“先皇銳意進取,苦了百姓,但統一了大秦江山。新皇穩中求進,有仁愛之心,聖君之相,又不失王霸之氣。”孔鮒輕嘆,“這個秦朝,終歸還是穩下來了。”
是這樣的。叔孫通想。這個秦朝可以再看一看。
“齊地距鹹陽遠的很。”叔孫通道,“郡守選拔的人才近幾日就要出發了,我們可以跟隨著郡守的專車一起去。”
詔令上確實是這麼寫的。
不是每個百家人都可以不透過郡守的察舉而透過百家召集令去鹹陽的,要不然就亂套了
秦二世的召集令是給專門的人的。整個舊齊之地也只有兩人有。
一個是孔子後代孔鮒,一個是齊墨
孔子還有些理智,收到儒家學說的齊墨墨子並沒有如孔鮒那樣想去鹹陽,他在猶豫:“秦墨就在鹹陽,還有我們齊墨什麼事情?”去了會不會給秦墨作陪襯?
但是隨即,他卻不想管了,去吧去吧,這種機會還是不能給秦墨獨佔了,秦墨只會手工活計,他們齊墨才會傳播墨家知識!
此時不動身,更待何時!
齊墨大佬:“走起!”向鹹陽出發!
正在鹹陽和臣子們商議官員監察法和審查考核法如何完善的李世民雖然忙碌,但也猜到了有人會動身。
交換對家書籍的計劃已經開展,被分發到那些倔強的賢能手中,看著手中的對家書籍相信很多人才都已經跟隨察舉的車來鹹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