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言情小說>李世民攜二十四臣稱霸大秦[秦穿]> 第23章 與房玄齡競爭丞相之位 丞相之位,我的……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3章 與房玄齡競爭丞相之位 丞相之位,我的…… (3 / 8)

秦始皇沒有說話,但他緊蹙的眉頭說明瞭他的態度。

聽完後,半晌,秦始皇冷硬道:“此已經是你父皇與眾臣子徹夜長談,精心修改許久才敢在大一統之後拿出來的官制了。”

你一拍大腿難道能拿出比這個還精心的官制嗎?

“我有一計。”李世民道。

秦始皇一聽,看來對方真有信心拿出比這個更好的計策啊。

李世民完整地把自己內心的想法闡述了下:“此制名為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這個當年他基於隋文帝的“五省六曹制”而改的制度。

“宰相職權分三份,行群相制。”

“以三省中書令、侍中、尚書令行宰相之職共議國政,不分大小。”

“細化分工,中書省決策;門下省審議;尚書省統率六部執行。”

“中書所出詔敕,意見不同且可能有錯失,本為公事,故需門下省相互糾正,尚書聲執行。”

三省,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

尚書省下分吏、禮、戶、兵、刑、工。

李世民詳細地講了官制,給便宜爹理順什麼叫做三省六部制。

“既然利益引誘出腐敗,那就讓行政與利益分離;決策和行政分離;政令和執行分離。滅私徇公,堅守直道,杜絕腐敗。”

“再加上百官監察制,地方官吏縣級也是中央選調等等。”

清晰明瞭,秦始皇一下子就看出這東西真的很適合現在的秦朝。

甚至說這個制度在秦朝的制度之上進步了不是一丁半點。

秦始皇道:“此法確實比現在的官制好。”

現有的官制並不完善。

三公九卿為政、軍事、監察之職責,這三者融為一體。其中的少府、太僕、光祿勳只是為宮廷服務罷了,卻佔據九卿之位,皇帝的家政國政混為一談,其實不利於現如今秦朝的發展。「4」

衛尉和中尉這兩個只是禁衛軍統領罷了,但他們的位置卻不適宜,也沒必要設立佔據兩個卿位。

更為主要的是相比較對方方才說的官制,秦朝現行的制度下,皇帝與丞相所擁有的權利大到可怕。

皇權之下只有丞相,其他人的權利皆比不上丞相,而丞相的權利有所大?大到一人就能處理全國政事。

沒像三省六部一樣進行權利的制衡和分權,丞相獨自掌握決策、審議和行政三個大權。

相權大到可以與皇權並立。

就像一個丞相就能下詔殺皇長子和駐邊大將就可見一般。

秦始皇肯定道:“群相分權,決策、審議、行政分工明確,相互制約,是比三公九卿更加完善。再加之監督制度強化,三者相結合,確實可讓職有常守,位有常員,法制精細而周密,施於事則簡而易行。”

能更加適應秦朝現如今日益繁雜的行政事務,防止皇帝的政令出錯。

但此事的踐行並不容易。

秦始皇再次道:“但你要知曉,一件事情的隕落必然伴隨著一撥人的利益受損,你有法子保障他們同意?”

“就是三公九卿他們就不能同意。”

“新皇即位,秦朝新舊交替本就動蕩,秦朝內部百廢俱興,六國餘孽虎視眈眈恨不得沖過來把你扒皮剔骨,你有餘力去做此事?”

“此事幹系重大,非能者不能調之,有人可為你鑽研?”

“而且此制度並不完善,此制度下政令的下達需要多層審批,極為繁瑣。”

是的,這個流程李世民稍微思考下流程就覺得頭暈。

皇帝下政令,中書寫給門下;門下謄抄審核,審核不透過再存檔寫理由駁回,審核透過存檔一份,再參與人員聯署下達給尚書省;尚書省謄抄存檔分解政令…… 「4」

但謹慎、仔細的流程確實能防止不少問題的出現。

李世民能想到的問題秦始皇自然也能想到。秦始皇的目光緊盯李世民。

李世民也不迴避直視回去。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