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臣什麼也沒聽到!什麼也沒聽到!”
韓檢卻是目眥欲裂, 闊步邁向查松年,戟指而斥:“哼!查參政,韓某倒是頭一回聽說你還會關心黎民百姓!”
“你等主和者, 怯懦畏葸, 徒思茍且求全!”
“西邏作此陰險狡惡之事,此等惡氣焉能忍下?若此時不乘勢擊之, 便是縱虎歸山, 必遺巨患於來日!”
太子李宸神色安然,目光堅毅,穩步上前,向皇上參拜:“父皇, 韓相所言,乍聽似是,實則冒失。”
“兵事者,非徒恃血氣之勇可勝,需權衡利弊,審度諸般要素。若但為一時之忿而興兵,恐陷泥淖, 屆時不但勞民傷財,亦恐使我邦深陷困厄, 誠為得不酬失之舉, 祈陛下慎思之。”
查松年理了理衣裳, 好整以暇地望著一旁的韓檢。
此刻議政殿之上, 氣氛愈趨緊張,兩方各執一詞, 皆目光炯炯地望著聖上,靜候聖裁。
皇上輕嘆一聲, 輕抬龍袖,袖袂滑落些許,內裡錦繡華裳若隱若現,屏風之後看不清朗。
他眸色深沉地緩緩環視殿下群臣:“朕知諸卿皆為社稷,為朕之臣民計。”
他的聲音沉穩且緩慢,於議政殿內幽幽回蕩:“朕觀此事,兩方皆有理,亦皆有失,朕意,今者莫再為此爭競不止,徒費心力。”
群臣聞之,皆有訝色,然莫敢輕言。
“朕以為,此事且輟之,愛卿且歸而細思,求一中庸之道,莫損朝堂之和,朕之江山,賴諸卿齊心,而非如是對峙。”
百裡昀不著痕跡地搖了搖頭,聖上的話語,威而不怒,寬宥之意盡顯。
下一瞬,陛下就點了百裡澈的名字,徐言道:“百裡大將軍,朕聞百裡夫人戰歿於沙場,朕心哀慟。”
百裡澈原本還在神思,此刻聞言,雙膝遽然跪地,難掩面上的悲慼之色,聲音微顫:“陛下聖恩,臣妻顏娩一世忠勇,盡忠邦國,臣以其為榮。”
聖上微嘆,步下龍椅,越過屏風,前趨扶起了百裡澈,道:“大將軍與夫人,皆為邦國之忠良,朕感佩至深。百裡夫人之英勇,朕必命史官詳錄,傳於千秋,愛卿慎勿過悲。”
百裡澈聞言抱拳為禮,感激涕零:“陛下洪恩,臣雖萬死莫報。”
聖上又凝思有頃,神色穆然,又言:“大將軍夫人,忠勇絕世,以女身臨戰陣,其勇烈之行,可為天下女範,亦為吾朝將士之表。朕今特封其為護國夫人。”
“朕敕禮部厚葬護國夫人,彰其功績。其墓制,依一品誥命之例,且於歸蕪山立忠烈祠,奉其靈位,使百姓歲時祭祀,感護國夫人之恩惠,且令世世銘記護國夫人之忠勇。”
百裡澈聞之,複跪於地,涕泗橫流:“陛下聖恩浩渺,夫人泉下有知,必銜恩戴德,臣代夫人謝陛下隆恩。”
聖上親挽百裡澈起,道:“此乃護國夫人當得之榮,朕望大將軍節哀,毋負夫人忠義。”
言罷,聖上輕拍百裡澈的肩膀,目中滿是期冀與信重:“朕信大將軍,江山得將軍此等忠臣良將護持,乃朕之幸,亦為百姓之幸。”
聽及此處,百裡昀腦中又浮現出了二嫂的音容笑貌。
皇上卻突然點了他的名字,面含嘉許之色,緩聲而言:“探州知州百裡昀,你破獲梁公茶案,檢舉西邏罪犯,頗有功績,此乃忠君愛國之舉,朕心甚悅。”
百裡昀趕忙伏地叩首,恭聲道:“陛下謬贊,此皆微臣分內之事,不敢居功。”
聖上微微頷首,繼而神色一斂,語帶關切:“你二嫂於沙場英勇戰死,你與大將軍都且節哀,莫要過度悲慼。”
百裡昀聞此,又叩首謝恩:“陛下聖恩體恤,臣嫂泉下有知,必感恩於陛下。”
聖上神色端凝,徐言道:“今朕有一事交託於你,朕命你前往姜陵督造水利工事。”
“姜陵之域,田疇廣遠,然恆罹旱潦之災。朕思興修水利,開渠築堰,以全農事之盛。此工事浩繁,需你去悉心監造,令渠堰固牢,水道通利,如此方可潤沃田畝,澤被一方黔首。朕知你的才能,故委以此務,慎勿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