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道人從祭符到逃跑不過是剎那間的事情,可惜卻沒有躲過蘇媚的眼睛。蘇媚得理不饒人,早就準備在那兒,此刻見得賈道人想要開溜,一聲嬌喝:“想跑,門都沒有!”揚起手中的七竅玲瓏石便朝著賈道人砸去。
“媚兒,且留性命!”見得賈道人祭出的第二張黃符,分明便是茅山派的“大挪移符”。李易總算想起來自己在哪裡見過了,自己在滕王閣廣場上不就是被這樣兩張符兒救得性命?打狗還得看主人兒,李易趕忙出言叫住蘇媚。
也難怪李易這時候才認出來,當時在滕王閣廣場上李易性命也不過旦夕之間,哪裡留意到這麼多?況且救李易的那兩張符乃茅山派掌門人茅遠親自使出,與賈道人這種半吊子水平者使出來,豈可同日而語?
李易心知救自己者定然是茅山派的某位前輩高人,不過頗為厭惡先前賈道人態度過於猖狂,因此只叫蘇媚留其性命。
賈道人本就鬥志全無,根本想不到蘇媚出手如此之快,慌亂之中如何避得及?“砰”的一聲,緊接著“啊”的一聲慘叫,又見裹住賈道人的那團黃光中一條臂膀帶著蓬蓬血霧飛向空中,旋即全都消失不見。
竟是七竅玲瓏石堪堪追上了那團黃光,賈道人降妖除魔不成,反倒折了一隻手兒。倒幸虧了那一張符兒,以及李易的一聲叫喚。賈道人總算薄了性命。
“小道士,這等惡賊自討苦吃,打死便打死了。又留他性命做什?”見得裹住賈道人的那團黃光已經消失,蘇媚回過頭來,頗有幾分不解的對著李易道。
李易聞言苦笑一聲,將著滕王閣廣場上事情說與蘇媚聽。
“還有這種事?”蘇媚掩嘴輕呼,旋即做了個鬼臉,頗有些尷尬的呵呵一笑,道:“小道士。那我們今日算是幫救你的那位前輩清理門戶了,對嗎?”蘇媚並非不懂人情世故。也知道今日之事或許會給李易帶來些麻煩。
“勉強也還算得上吧。”既然事情已經發生,李易自然不會再去過多糾結,況且自等已經是手下留情了。李易搭了搭肩無可奈何道:“不過小道在雲山派上聽師傅說過,茅山派的下茅真君茅乘性子火爆☆是護短,怕是他並不喜歡我等幫他清理門戶,早晚要來尋我們的麻煩的。”
“來就來,本姑娘又不怕他,大不了多打一架,小白你說是不是。”蘇媚毫不在乎,摸著小白的腦袋在那裡嘀咕個不停,饒有幾分興趣的問道:“小道士,你說我們如果哪天打架輸了。你那護短的胖子師傅會不會幫你出頭啊?”
……李易聽得頭都大了,眼睛一橫蘇媚,道:“哪裡能這樣的說我師傅。師傅那不叫護短,師傅那叫愛護。”頓了頓,李易又道:“咱們這麼一直從雲山派打過去,要何年何月才能到得了東海青丘山?!”
“哦……我知道了,那麼兇幹嘛?”聽得東海青丘山幾字,蘇媚便不說話了。低著腦袋弱弱的應了聲,其中的委屈勁兒。讓李易都在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太兇了。
………………
被賈道人這麼一攪擾,今晚兩人又得餐風露宿了,兩人想起先前路上老農說的三清山下道觀,於是決定去那道觀中休息一晚。
藉著昏黃的落日餘暉,李易蘇媚好不容易找到了這間小道觀,道觀背山而立,坐落於三清山腳下一個巨大的石洞中,倒也是個冬暖夏涼的好地方,石洞前面被鑿出一條石階,石階一直延伸到道觀門口,石洞、道觀、石階與巍峨的三清山融為一體,似亙古以來,它們便是一起歷經風雨的存在。
道觀很是陳舊斑駁,也不知道修建於何年何月,不過裡面倒是打掃得乾淨,想來是山腳下的那些信徒們所為,供桌上面擺放著三牲果酒之類的貢品,香燭雖然已經燃完,可整個道觀中依舊散發著嫋嫋檀香。
讓李易覺得奇怪的是,這座道觀上面供奉的神仙並不是道教三清,而是太上老君與黃帝軒轅。兩者一為道教聖人,一為人族人皇,雖都是老百姓心目中神聖的存在,然而總是讓看慣了道教三清並列,或者人族天地人三皇(天皇伏羲、地皇神農、人皇軒轅)並列的李易覺得有些不解。
立此廟者肯定是沒有李易這番感覺的,這不在兩尊塑像的旁邊有一副對聯,上聯雲:“天道是人道”,下聯雲:“無為即有為”,上面有一橫批“道至太平”。
天道是人道,無為即有為。李易在心中默唸幾遍,只覺得這幅對聯就如那兩尊塑像的擺放一般,完全可以理解得通,卻越理解越覺得有些彆扭。
雲山派大殿上所書“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聯應該是所有修真者的共識,只不過佛、道、儒等三教九流各自表達方式不同而已。比如下聯中的“自然”,佛教表達為“慈悲”,儒教表達為“仁義”,而道教則表達為“無為”。
《易經》上說: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而遁去的“一”便是天地間的量劫主角“人”,那麼可以認為“天道”的主體便是“人道”;而“無為”的目的是“有為”。因此,這幅對聯說起來好像也沒錯。
或許是自己以前修習道法都形成了一個慣性思維吧。
………………
李易正怔怔出神間,突見道觀外面一道黃影閃過,直接飛入道觀之中,待得黃光立定下來,原來是一位身著黃袍的道人。
道人不修邊幅。鬍鬚叢生,頭上長髮用黃巾隨意挽著,手中拄著一根有節柺杖。柺杖上端繫著一個灰色布袋,看起來甚是邋遢,一如道人般,幾乎讓人瞧不清那毫無表情的面龐。
似是沒想到道觀中有人,道人略有些吃驚,眼神望李易蘇媚身上一掃而過,不過也僅僅是片刻間的事情。道人很快就恢復了原來那般的面無表情,徑直的從兩人身邊而過。向著那供桌走去,直接將李易蘇媚兩人當做了空氣般的不存在。
李易蘇媚本還想打個招呼,然見得此景,只面面相覷■不得聲。
道人來到供桌前,先點燃了三根檀香,口中唸唸有詞,向著當中的太上老君人皇軒轅一拜,將檀香插好,又從懷中掏出幾張符籙,往供桌上的酒水裡一杯放上一張。待得那些符籙盡皆化在了酒水裡,道人把那系在柺杖上的布袋取下,將桌子上的貢品全都收進了袋中。重新將布袋繫好後,道人單肩用柺杖將布袋挑著,就要離去。
李易見得道人如此動作。心想這道人怕就是先前路上農夫口中的“神仙”,算起來還可以說是這間道觀的主持呢,自己與蘇媚借宿在此,總要告知一聲才好。
李易遂上前一步,行禮道:“雲山派門下李易攜師妹見過道長,打擾之處還望道長見諒。”
然道人卻似完全沒聽見一般。連哼都沒哼一聲,依舊是不緊不慢的走著自己的步伐。
呃……直接被無視了。是有點尷尬,好在李易臉皮夠厚,自我解嘲的向著蘇媚嘿嘿一笑。
蘇媚原本對這道人並無興趣,然這會見得李易在道人身上受癟,卻是大覺解氣,樂呵呵的朝著李易擠眉弄眼,又做了一個“看我的”表情。
這個惹事的主,都活了幾百年了怎麼還這般淘氣?李易腹誹道。
李易正想要出言阻止,蘇媚卻早在那裡大呼小叫起來,指著道人嚷嚷:“你……你居然偷山下老百姓們供奉給聖人老爺的貢品,你這個道人好大的膽子,我……我明日可要說與那些老百姓們聽。”
李易一聽頭都大了,這話道人能不回答麼?這可是要斷人香火啊!
果然,道人聞得蘇媚之言,停下了腳步,冷冷的看了蘇媚一眼,甕聲甕氣道:“小女娃別在這裡故弄玄虛,貧道為那些村民們治病驅邪,又不向他們收錢,拿些貢品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