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劍古樸,並不起眼,然而卻是這不起眼的寶劍一出,只聽得演武場上陣陣“嗡嗡”作響,卻是在場萬劍做誠服之狀。
蒙元帝國橫行逐鹿之時,九鼎陸沉,神州百姓淪為四等奴役之民,神州修真界亦是一片哀鴻遍野,執牛耳者之全真派幾乎被佛教西域密宗滅門,慘不忍睹。
這時候,道教的不世出奇才張三丰真人橫空出世,一人一劍,先是挑遍蒙元帝國大都,後又至西域佛教密宗總壇雪山大光明寺演武修道,大光明寺三千喇嘛,竟無人敢掠其鋒。
自此,神州修真界方能揚眉吐氣。
真武劍出,站在臺下遠遠觀摩的李易但覺身後鐵劍亦是一陣發熱,低吟不息,李易亦是禁不住的心中一片感概:道教張三丰真人的遺澤,不僅是留下武當派一脈傳承,更是造福蒼生啊!
雲山派有傳承千年的鎮派寶劍雲夢劍,在修真界素與真武劍相提並論,卻不知雲夢劍出鞘,又是如何的一番光景?
道教大比試至今,終見真武劍出,觀戰者諸人一陣喧譁,個個興奮不已,唯有臺下武當派門人望向李觀,面色不愈。
以武當派及傾國傾城顧子傾之偌大名聲,真武劍素來不輕易出鞘,前三輪比試便是如此,修真者敬服張三丰真人功德,也從來認為理所當然。
開什麼玩笑,殺雞焉用牛刀?若是顧子傾動不動就拔出真武劍,大家才會覺得顧子傾過分消費真武劍之威名呢。
若是李觀修為高深,在比試中逼得顧子傾拔出真武劍,那是李觀的本事,武當派諸人自無話可說,少不得還要讚揚李觀一句少年英才,前途不可限量云云。
然而今日李觀卻以丘處機真人之西行劍相擠兌,逼得顧子傾比試之前拔劍,李觀並非不通世務,其動機如何不知,心機卻是急了一些。
李觀並不知武當派諸人心中所想,此刻見得顧子傾拔劍出鞘,心中不禁一陣竊喜,暗道比試至今,不管結局如何,單是自己能迫使顧子傾拔劍,就足以在此次大比中留名了。
李觀心中早就打定主意,自然戲要做足,只上前一步,歎服道:“今日得見張真人傳下之真武劍,貧道此次道教大比試,當真再無遺憾!”
顧子傾持劍在手,神情淡淡,道:“子傾手中真武劍既已出鞘,此戰自當全力以赴,方不辱祖師爺之威名,道友且留意了。”
說罷,顧子傾身形微動,一手捏著法訣,一手寶劍顫動,白裙飄飄間,如一隻蝴蝶在花間翩翩起舞,輕靈婀娜。
一個黑白分明的太極法印便從真武劍間飛出,向著李觀直飛而去,速度並不快,四平八穩間不急也不徐……
“太極訣!”早有好事的圍觀者叫出聲來。
太極法印看起來簡單通徹,並無任何花哨之處,卻是讓正當其衝的李觀面色豁然大變。
正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太極便是陰陽合一,由“道”衍生而成,“道”無所不在,“太極”自也無往不利,無所不包。
便是那一個太極法印,竟讓李觀心中不由自主的湧起一股對“道”的敬仰,而生不可抵擋之心。
李觀畢竟是道教龍門派高徒,此刻危機關頭,靈臺一緊,趕忙大喝一聲,捏一個法訣,腳踏北斗天罡禹步,祭起手中西行劍,復又口中唸唸有詞。
只見一道道白色光芒閃耀,直晃得眾人睜不開眼睛,白色光芒從西行劍上徑直飛出,向著那太極法印直射而去。
圍觀眾人又是一陣喧譁,沒想到李觀小小年紀,竟將先天金罡練得如此爐火純青。
聽得眾人驚呼,李觀心中微微得意,暗道自己這幾十年的苦修總算沒有白費,五行之中,金佔西方,與自己手中的西行劍是絕妙相生啊!修真界在此次道教大比試中,總是關注著那幾位熱門選手,殊不知,龍門派中尚有我李觀遺珠呢?
先天金罡乃天地天界至剛之物,其勢煌煌,無堅不推,天地萬物皆莫能抗,卻不知顧子傾的太極法訣能不能抵擋?
李觀抬眼瞧去,卻見對面的顧子傾依舊是一臉漠然,彷彿從未瞧見眼前的先天金罡一般。
李觀心中頓生暌怒,手中暗暗又是加了一把勁,那先天金罡受到感召,霍霍騰騰,其勢更迅更猛,一道道閃電只欲將那太極法印扎得千瘡百孔。
太極法印與先天金罡不可避免的接上,並沒有電閃雷鳴轟隆作響,也沒有地動山搖危若懸卵,只見那先天金罡甫一接觸到太極法印,就好像乳燕投林,百川歸海,寂寂而復無聲。
端的是雷聲大,雨點小,像極了古人詩句所說的那般,“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太極法訣吸收了先天金罡,竟慢慢的變得稀薄,到得後來,居然肉眼都難以看見,似有似無,好像透明瞭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