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武俠修真>三教九流> 一四五 真武終出(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一四五 真武終出(下) (1 / 2)

然而就是這樣若有若無的太極法訣,讓李觀再也無所遁逃,李觀心魂猛然受創,一聲悶哼中,五臟六腑似受到擠壓,口中鮮血“譁”的噴湧出來,身體再不受控制,向著演武場邊緣直飛而出。

噗!連人帶劍,李觀摔到了演武場外,失敗已成定局。

圍觀諸人鴉雀無聲,一個個的心中震撼無比,顧子傾先前三輪皆是將對手一招送出演武場,然而那三輪的對手畢竟在修真界名氣泛泛,修為也談不上高深。可眼前的李觀不同,李觀系出名門,名聲修為在道教全真一脈中,與那華山派的掌門大弟子嶽凌志相提並論,僅次於全真派的掌教大弟子趙存真,向來被譽為道教後起之秀中的佼佼者。

然而就是這樣的少年英才,在武當顧子傾的真武劍下居然連一招都沒有抗下?

李易在臺上見得顧子傾與李觀的比試,心中也是起那歎為觀止之感,不僅是對顧子傾修為高深的讚歎,更是對武當創派祖師爺張三丰真人的讚歎。

張三丰真人未得道之前曾受指點於丘處機,因此武當派成立之初,修真界將武當派歸於全真派一脈的“內丹”之道,張三丰真人心若光風霽月,萬物難滯於心,自不會特意出言反駁。

實際上張三丰在全真派“內丹”基礎上,又吸收道教其他流派精髓,最後以大智慧將其融會貫通,並加以創新發展,形成武當派“性命雙修”之獨特格局,開闢出一條前無古人之道路,並不同於修真界以往之任何門派。

張三丰真人晚年所創之曠古爍今的“太極訣”,以聖人太上老君《道德經》上所載“不爭”“不為”為基,將天地乾坤陰陽兩儀盡皆包含其中,講求“以靜制動,後發制人”,“借天地萬物之力為用,借力打力”,如此林林種種,便是張三丰真人對“道”的大徹大悟。

看著顧傾城手中那已經光芒內斂的寶劍,想著昔年張三丰真人匹馬獨劍,單挑佛教密宗雪山大光明寺三千僧人的英姿,實在讓人生嚮往之心,恨不能與其同行啊!

………………

就這樣拔出寶劍了麼?顧子傾一陣恍惚,心中說不盡的寂寥,本次道教大比試,號稱英才濟濟,來者盡是修真界的芝蘭玉樹,顧子傾亦是早有心理準備,欲憑真武劍之赫赫名聲一舉奪魁。

然而此時此景,並沒有想象中的棋逢對手將遇良才,真武劍卻已出鞘。

不知尚還有誰?能讓我拔此寶劍,全力以赴?

顧子傾這般想著,抬眼四顧……

極目之處,天際一片澄清,龍虎山傲然挺拔,莽莽蒼蒼……

………………

李觀雖然口吐鮮血被震出演武場,身體卻並沒有受到嚴重傷害,不過眾目睽睽之下,向來自詡不凡的自己居然在顧子傾真武劍下一招都沒有走過,李觀早已羞憤有加,漲的滿臉通紅。

先前以丘處機真人西行劍相迫,逼得顧子傾拔出真武寶劍之舉,此刻看來,竟是那麼的諷刺可笑,當真如跳樑小醜一般。

“噗”……激憤之下,李觀又是一口鮮血噴出。

一道身影疾飛,閃到李觀身前,其人頭戴通天之冠,身著九宮八卦道袍,幾縷鬍鬚虛垂,一派仙風道骨模樣。那人一掌拍在李觀背上,度氣助李觀恢復,又掏出一顆丹藥,遞與李觀。

李觀見得來人,差點眼淚都滴落下來,許多話兒嚥到喉嚨,到最後只化作低低的一聲呼喚:“師尊”。

此人正是李觀之師,道教龍門派當代掌門人靈虛道人。

靈虛道人見得李觀模樣,想起李觀方才比試經過,心中長嘆一聲,李觀近些年來,常與全真派門下出入北疆莽原殺妖取丹,殺心過盛,道心已經不穩了啊!

靈虛道人卻是並不理會李觀,只看向顧子傾道:“道友小小年紀,竟能衝破生死玄關,武當派後即有人,實在可喜可賀。”

靈虛道人一派宗師,自是憑藉顧子傾剛才的全力出手,看出了顧子傾的修為高低。

顧子傾早已將寶劍復歸背後,向著靈虛道人曲膝行了一禮,道:“道長過譽,子傾見過道長。”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