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武俠修真>三教九流> 一三四 郭不守之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一三四 郭不守之威 (2 / 2)

雲山派與全真派的恩怨在老一輩的修真者心中,幾乎是路人皆知,道玄自不必如嶽麓書院院長朱達理一般隱晦,道玄並不在乎與雲山派撕破臉皮,怎麼會向李易還禮?

不僅不還禮,道玄還要挑起道教眾人對雲山派,對李易的惡感?

果然,在道玄一語後,廣場上先前還在對李易紛紛出言讚歎的眾人,皆有些沉默下來。

是啊,你李易都是佛教四大宗之一的東林寺淨土宗的監寺長老了,有名也有利,幹嘛還要來與我等這些道教後輩弟子們一起混,你這是端著金飯碗來搶窩窩頭啊,風頭都被你一個人出了,置我等盼著在此次道教宗門大比試中混個臉熟的小人物怎麼辦?

這是赤果果的炫耀啊!一時間,大家望向李易的眼光變得比先前複雜多了。

如果說,今日上午之前的武當派小師妹林雪宜對李易還有成見的話,那麼經過了一個上午那些發生在李易身上的曲折離奇的事情,林雪宜這會對李易的態度,已經將佩服二字,寫在自己因為興奮而有些潮紅的腦門頂上了。

見得道玄似有刁難李易之意,當事人李易還沒說啥,林雪宜可有些為李易抱不平了,林雪宜撅著個小嘴,一個勁的嘀嘀咕咕道:“道玄真人說這話真不臉紅呢?要不是他們一群人在臺上以大欺小,人家小道士會被迫承認自己是佛教東林寺的監寺長老麼?這倒好,人家小道士沒找他算賬,他反而是倒打一耙了?”

其實廣場上眾人被道玄一語煽動者不少,然如林雪宜一般心思者也是不少,不過大家都只是在心中聲援李易罷了,雖說李易今日表現驚豔,可畢竟是因緣際會罷了,誰也沒有必要為了區區一個李易,去得罪那如日中天的道玄是不是?

再說,太上老君都在《道德經》上指出過: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今日的好處儘讓你李易得了,也得讓你吃一吃癟對不對?

龍虎山廣場上的眾人各懷心思,卻是一般行動,面對著即將在李易身上發生的事情,盡皆沉默以對。

林雪宜對李易的態度是佩服,林雪宜身旁的顧子傾則是欣賞。一個上午下來,李易那處變不驚,臨強不屈的風姿已經深深的印入了顧子傾的腦海:這等人物,才是能和自己一起參加三十年一期的道教宗門大比試,並爭取奪魁的對手啊!

在聽到林雪宜的自言自語後,顧子傾也是微微皺眉,心中暗想道玄真人此舉確實有失全真掌門的泱泱氣度,你等以大欺小,以威勢壓迫李易是實,怎能還在事後質疑李易的身份呢?此舉頗似“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難道李易需要不聞不動,不能反抗,任由你等打殺?

顧子傾心中也更是好奇,李易面對道玄的質疑,又會有怎麼樣出乎意料的應對呢?

也不知是什麼原因,要說中宮臺上諸人,李易最不想面對的,還是普陀山觀音禪院定慧師太與嶽麓書院院長朱達理,要說這全真派掌教道玄,雖然其地位聲名修為在修真界皆是赫赫,李易心中卻是並不發憷。

“儒門釋戶道相通,三教從來一祖風。”面對道玄的質疑,李易並不慌亂,只負手而立,侃侃而談:“小道不才,聞得貴派祖師爺重陽開化輔極帝君曾雲:教雖分三,道則唯一。而貴派二祖丹陽子真人曾言:禪為宗,道為祖……”

李易說話間神采奕奕,忽的目光一轉,自盯道玄,道:“小道以東林寺監寺長老之身,參加道教宗門大比試,敢問道長,哪裡不妥,哪裡不行?”

昔年全真派祖師王重陽建立全真派之時,宣稱“三教合一”,規定三教之經書《道德經》、《般若心經》、《孝經》為全真派道士必修之經典,王重陽以及其七位弟子(北七真:丹陽子馬鈺、長真子譚處端、長生子劉處玄、長春子丘處機、玉陽子王處一、太古子郝大通、清淨散人孫不二)的詩文中,三教合一的言論更是俯拾皆是。

李易熟讀道家經典,此等典故如何能不知?如今用來回答道玄的質疑,正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再恰當不過。

李易聲音清亮,目光炯炯,道玄面對著李易的理直氣壯,竟然一時語塞,然道玄何等人物?自不會在此問題上繼續與李易糾纏,道玄以堂堂全真派掌門之尊,與李易辯論“三教合一”,勝不足欣喜,敗固然可恥,無論勝敗,皆是成就對手之舉。

道玄長袖一揮,淡淡道:“小子徒逞口舌之利,貧道不為也!”卻是將李易置於小輩位子,自重身份,不與之計較。

說罷,道玄端坐位子之上,眼觀鼻,鼻觀心,睬也不睬李易,竟然閉目養神起來。

事已至此,道玄自不會如同中宮臺上其他諸人一般,向李易還禮了。

道玄幾十年間在修真界縱橫捭闔,果然了得,看似言語吃虧,實則將自己處於有利位置。這樣一來,眾人只當道玄不與一介晚輩一般見識,不欲理會李易罷了。

李易便處於十分尷尬的境地了,立在中宮臺前,前進不得,亦後退不得。除道玄以外,諸人皆以還禮,李易若還是不依不饒的前進,就有得了便宜還賣乖,不識大體之嫌;若是就此退卻,修真界難免傳聞李易以東林寺監寺長老之身,卻被道玄視之不見聽之不聞……

………………

“道玄,你全真派與我雲山派不對付,你不向我徒兒還禮也行,然而,你方才不顧身份,以威壓欺我徒兒這筆賬要如何清算?”

李易沒有尷尬多久,一道李易無比熟悉的聲音從雲山派地界上響起,雖然這聲音比平時多了幾分威嚴,可是在李易的耳中,簡直有如天籟,李易繃得緊緊的心神終於放鬆下來:師傅你老人家,總算是不再看戲……

郭不守聲音並不大,然而在龍虎山眾人聽來,卻若春雷滾滾,經久不歇,在群山間迴旋盪漾著,撞得眾人的耳膜鼓脹。

眾人尚未回過神來,只見得眼前一花,郭不守身形一閃,已經飛臨李易身旁。

李易心中升起濃濃的暖意,躬身一禮,低低的喚一聲“師傅”。

郭不守伸出大手拍了拍李易的肩膀,滄桑的臉上盡是自豪,眼神中滿是溫情,似乎在說:徒兒,你的表現很好,接下來看為師的了。

師徒兩相依為命十餘年,李易自然懂得郭不守的心思,李易退後一步,拂手立在郭不守身後。

空曠的天空,漂浮的白雲,連綿的群山,擁擠的廣場……師徒兩人就那般的立在那裡,似乎是亙古的存在,亦似乎是剎那的永恆……

兩道身影並不高大,卻給眾人一種頂天立地的感覺,彷彿這天下之大,師徒兩儘可並肩去闖得……

果然是名師出高徒啊……

………………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