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章為修改後的章節,道友們可以接著前面的章節閱讀。
實在是很無奈的事情,色佛只能放棄本月的全勤,因為還有其它諸種瑣事的關係,色佛怎麼也完不成每天5000字的分量,畢竟年齡不饒人啊,偶爾一兩個晚上還行,如是經常性的,到了晚上12點後,就怎麼也抑制不了心中的瞌睡。
當然,色佛敢以性命擔保,此書絕對不會太監,而且也會一直更新下去,色佛如今兒子女兒都在慢慢長大,怎麼也要給他們做個榜樣,要做一個信守承諾的男人是不?
再一次拜謝諸位道友的支援。
………………
嵩陽書院遠處中原,王子師當世大儒,皆是和李易八竿子也打不著關係,王子師與李易初見之下,自不會有什麼成見,只是方才李易見禮時,王子師見得眾人齊齊施壓李易,心中詫異的同時,也是對李易起了幾分興趣。
王子師行為坦蕩,直言賠禮道歉,果然是深得心學善惡之念的精髓。
王子師並不遮掩的態度倒是讓李易心中生出幾分好感,李易側身讓過王子師之禮,道:“前輩乃是真心指點晚輩,何須道歉?”
嶽麓書院院長朱達理端坐座位之上,望著中宮臺前翩然而立的小道士李易,李易小小年紀,能在中宮臺上諸人的威壓下全身而退,經此一役,自當名揚天下,更為難得的是,李易依然是不驕不躁,不卑不亢,且不論修為如何,單是這份氣度,便已不凡。
雲山派何其之幸,在窮困潦倒一甲子後,居然能有這等弟子問世?只是,李易的崛起可是踏著嶽麓書院的威名前進。
朱達理面上表情不露,心中卻是一片陰霾,五年前,嶽麓書院門下最傑出的兩位弟子,朱微顏與君不器兩人率領莫不從、寧不平一共四人,前往南嶽衡山尋求百年前石鼓書院的遺留大陣浩然正氣陣,卻是因為遇見了眼前的這個小道士,導致莫不從身死,君不器重傷,而嶽麓書院連浩然正氣陣的影子都沒有得到……
後來朱微顏奉自己之命,欲從李易手中獲得浩然正氣陣,也是徒勞無功。
沒得到浩然正氣陣倒也罷了,更讓朱達理揪心的是,自己的愛女,修真界號稱“微顏無雙”的朱微顏居然陷了進去。
五年前自己閉關而出,將朱微顏從李易身邊召回後,朱微顏從此便鬱鬱寡歡,只帶著淡墨淺語兩位丫鬟,****於嶽麓山愛晚亭中彈琴靜修……這五年中,商丘應天書院數次派人前來,提出其少主董文標迎娶朱微顏事宜,可是,朱微顏總在以各種各樣的理由推脫……
知女莫若父,朱達理如何不懂朱微顏的想法?只是,嶽麓書院與應天書院聯姻,乃是朱達理佈局儒教的關鍵手筆,豈能因為兒女私情而作廢?
即便不是自己佈局儒教,難道朱微顏又能得償所願?開什麼玩笑,嶽麓書院修行的乃是程朱理學,男子奉“三綱五常”,女子奉“三從四德”,此乃人倫大道之根本,身為自己的女兒,朱微顏更應為修真界做出表率,此生此世從一而終,即便是身死道消,也不能讓名節有虧!
連同盟友白鹿洞書院一起,嶽麓書院在李易身上連連吃癟,朱達理要是對李易有好臉色才怪?方才朱達理在眾人之中施以威壓,未嘗就沒有打擊李易道基,還以顏色的心思,可惜,居然被李易成功的化解了。
比起自己那個不成器的未來女婿董文標,眼前的這個小道士確實要高明得太多,也難怪女兒朱微顏會心思有變,不過那又如何?男女之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是正理!
朱達理心中愈發的陰冷,只是如今中宮臺上諸人皆還禮李易,以朱達理的為人處世,自不會給旁人留下什麼把柄,否則昔日嶽麓書院與李易之間的種種故事被翻出來,名聲受損的還是嶽麓書院……
朱達理微微側身,也不言語,只面無表情的向李易拱拱手,算是見過……朱達理畢竟年長,如此還禮也是說得過去。
嶽麓書院在修真界最重名分,見得嶽麓書院院長朱達理都朝李易還禮,眾人的議論再次如潮,如同灶上一鍋原本就已經煮沸的水,再次的被人在下面加了一把乾燥的柴火……
道儒佛三教之長,皆是拱手還禮一個年紀才滿弱冠的籍籍無名小道士,這般的事情,在以前的修真界有過麼?
古時有項槖七歲問難孔聖人,甘羅十二歲為相,李易雖比不得項槖甘羅年幼,然而今日之事,李易之機靈巧變,從容風度,卻是絲毫不差。
咦!不對,並沒有三教之長盡拜,尚有一位依然端坐座位不上,一直對李易不言不語,不聞不問。
眾人盡皆將目光投向中宮臺上唯一一位沒有動靜的掌門人,全真派掌教道玄真人。
“小子既是佛教東林寺淨土宗的監寺長老,又何必來參加我道教的宗門大比試?莫非是挾佛教東林寺之身,來我道教揚威麼?”
道玄一臉肅然,誰也看不清楚他內心的想法,道玄身子在座位上動也不動,也不望向李易,只是不鹹不淡,不冷不熱的說出一句話。
中宮臺上對李易施展威壓的諸人中,如果說少林寺方丈慈苦,天師派天師張若虛等是考察李易的修為應變;嵩陽書院院長王子師,青城派掌門陸雲奇是出於好奇;普陀山觀音禪院定慧師太是為了愛徒靜璇打抱不平;以上等眾人皆是有所保留,並不想過分為難李易的的話。
那麼,嶽麓書院院長朱達理出於私怨,是想狠狠的教訓報復一番李易;而全真派掌教道玄,則完全是因為全真派雲山派的過往種種恩怨,欲將未來可能的威脅消滅於萌芽狀態中了。
六十年前,雲山派繁華一時,天師派有云山派與青城派為臂助,牢牢的把據著道教之首,修真界之長的位子,地位穩如泰山,全真派哪能撼動其分毫?
鑑於此狀,那時候已經在修真界嶄露頭角的道玄,決意在全真派取代天師派地位之前,先斬其羽翼。正巧那時,道玄無意中發現了郭不守的一個秘密,於是道玄借題發揮,陷雲山派於不義,隨著事件的發展,偌大一個雲山派終於土崩瓦解,幾乎從修真界除名。
果然,少了雲山派的支援,而青城派因為修行功法門下青黃不接的緣故,所以天師派的聲望也是日益下滑,此起彼伏間,經過近一甲子的休養生息,如今全真派在修真界的聲勢早已壓倒天師派,只等此次道教大比試後,全真派便要藉著掌門大弟子趙存真的東風,聯合那些支援全真派的門派,齊齊向天師派發難。
眼看自己的謀劃就要成功,然而就在此時,自己的死對頭郭不守居然帶著徒弟前來參加道教宗門大比試。
雖雲山派幾十年來一直孤家寡人,緊閉山門,可道玄心中一直沒有放鬆對雲山派的警惕。七年前趙存真在雲山派拜山時吃了郭不守一個不大不小的虧,道玄從此更是關注雲山派,期間便有挑唆那羅浮派長老天青天梧等人狩獵雲山之舉。
隨著對雲山派事物的關注,雲山派弟子李易戰南嶽,鬥東林……諸多表現暗暗讓道玄心驚不已,好幾次道玄甚至打定主意,要藉著九尾狐蘇媚偷走全真派鎮派之寶玄水珠的緣由,將雲山派道統徹底斷絕,只是此時全真派的當務之急是取代天師派,這可是全真派歷代祖師爺千年來的心願……道玄並不想在此時節外生枝,畢竟,現在的雲山派就師徒兩人,暫時掀不起什麼風浪……
雖然李易在五年前的表現不凡,如今也未必是修煉了紫薇訣的趙存真的對手,可是道玄本著將危險消滅於萌芽狀態中的理念,乘著方才中宮臺上諸人齊齊為李易施展威壓的絕佳良機,道玄不著痕跡的暗暗加力,務求一舉摧毀李易的道基。
誰知道,居然未能一舉成功。後來,眾人皆不再為難李易,道玄為免被人指責,無奈之下,也不得不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