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笑著命人取來玉寶,親手用印之後遞與唐僧,譏笑著說道:“大唐皇帝尚知與我西番諸國為善,為何當朝太子卻這般羞辱我等?
莫非這大唐國中,做主之人乃是太子不成?”
“大膽!”
“放肆!”
寶象國君話音剛落,一直守護在旁的一眾近衛,便抽出佩刀怒聲大喝道。
若非此時是唐僧當面,近衛定然早已劈下佩刀,把在場之人當場格殺。
唐僧見狀,無奈的嘆息一聲,收起文碟小聲勸解道:“大王還請寬心。
太子殿下並非惡人,他此番如此作為,或許是為了解救大王哩。”
說罷,唐僧恨不得給自己一個巴掌,抬頭看了眼一臉悲苦的寶象國君,再度拱手說道:“大王,貧僧來此一為倒換通關文牒,二來是有一封家書要交與大王。”
“嗯?”
國君聞言愣了下,略微沉思片刻,欣喜的急聲問道:“是何家書?
可是本王女兒所寫?”
“正是公主殿下!”
唐僧應了一聲,掏出家書雙手奉上,輕聲說道:“貧僧日前途經碗子山,被那波月洞的妖怪擄了去。
幸而在洞中遇見公主殿下,承蒙殿下相救,貧僧方才得脫大難。”
國君聞言,雙手顫抖的拿起家書,眼含淚光的說道:“自十三年前不見了小女。
這文武官員不知貶了多少,宮裡太監宮女,也不知打死了多少。
可不管本王如何詢問,眾人只說小女自行走出皇宮,方才迷失路徑。
本王無奈之下,只得派人四處尋找,滿城百姓人家也派人捉拿盤問,卻始終未能尋到小女下落。
本王原以為她被誰害了,怎知是被妖怪擄了去!
若非聖僧今日告知,本王還不知小女身在何處受苦!”
說罷,國君坦然的抹了把眼淚,看著信封之上的平安二字,痛哭流涕的拆開家書,一字一頓的念與身旁,幾欲昏厥的王后傾聽:“不孝女百花羞頓首百拜大德父王萬歲龍鳳殿前。
暨三宮母后昭陽宮下,及舉朝文武賢卿臺次……
被妖倚強,霸佔為妻。
是以無奈捱了一十三年,產下兩個妖兒,盡是妖魔之種。
論此真是敗壞人倫,有傷風化,不當傳書玷辱;但恐女死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