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與日相交,在晦朔兩日之間,感陽光而有孕。
至初三日一陽現,初八日二陽生,魄中魂半,其平如繩,故曰上弦。
至今十五日,三陽備足,是以團圓,故曰望。
至十六日一陰生,二十二日二陰生,此時魂中魄半,其平如繩,故曰下弦。
至三十日三陰備足,亦當晦。
此乃先天採煉之意。
我等若能溫養二八,九九成功,那時節見佛容易,返故田亦易也。”
唐僧聞言,滿眼驚詫的看著孫悟空,欣喜的說道:“悟空啊,為師聽你一席話,一朝頓悟明澈真言,此番真是多虧了你。
只不知你這話從何得來,為何為師從未聽聞?”
孫悟空撓了撓頭,陪著笑臉說道:“此乃我老孫拜師學藝之時,師父所受。
師父他老人家學究天人,通曉佛道兩教,方才之言便是道家真理嘞。”
唐僧聞言,眼皮不由自主的抖動兩下,皮笑肉不笑的呵呵傻笑兩聲,便再度抬起頭看著高掛的明月。
他不知孫悟空此番是有意還是無意。
但今日之事若是傳回大唐,他的名聲可就全完了。
一個得道高僧心生迷茫,百思不得其解,卻依靠道家之言茅塞頓開,這怎麼聽也不是一件好事。
豬八戒見狀,心知唐僧心生不滿。
扇了扇大耳朵,上前吭哧著說道:“師父,你莫要聽這猴子胡說。
這月啊,缺之不久又團圓,哪似我這般生來便十不全。
吃飯嫌我肚大,拿碗又說我粘涎。
你們都伶俐修來福,唯有我痴愚積下緣。”
“也罷,也罷!”
唐僧眼見豬八戒說得可憐,無奈的擺手說道:“你們今日走路辛苦,先進去睡下吧。
待我把這卷經文念一念,再去夢中與那烏雞國王會一會。”
孫悟空抓了下身上的猴毛,不解的問道:“師父,這大半夜的你讀經書作甚?
你自幼出家做了和尚,隨身攜帶的經文哪本不熟?
如今領了菩薩旨意,前往西天拜佛求經。
這真經尚未取回,你今夜唸的是哪門子經?”
“潑猴無禮!”
唐僧用力敲了下孫悟空的腦袋,一本正經的訓斥道:“自從出了長安,你我師徒便朝朝跋涉、日日奔波,哪有閒暇溫習經文。
今夜幸而在這烏雞國寺偷得片刻閒,又豈有貪睡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