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沒有看向德福,只是淡淡道:“這是聖旨。”
德福領命,果斷向外走去。
蕭彧看著他離去的背影,想起自己那對年幼的侄子侄女,嘆了口氣。
聖旨,不能抗拒,即使身為帝皇家的子女。
他想起前幾日進宮時,遇到了皇後,當時她正吩咐著宮女小心拿好手上的畫像,往蕭澄的宮殿而去。
看到他了,便將計劃也告知他。
“澄兒從小嬌生慣養,性格叛逆,這次做了這等蠢事,你父皇估計以後也不會再像以前那般待見她了,我便想為她尋個好夫家,等她成親後生個孩子,好安定安定。”
剛好那時一陣風吹過,一幅畫像掉了下來。
宮女撿起畫像時不小心打了開來。
蕭彧看去,畫像上的男子異常陌生,並未見過。
京中的世家公子,他大都有印象的。
皇後見他有疑,便也將全部計劃告知了他。
“這些畫像上的人啊,估計你都是沒見過的,因為,他們都不在京都。”說著,她拿過宮女手中的畫像,道:“這是鄭州伯侯府的二公子,能文能武,長得也不錯,年齡與澄兒一般。”
“都不是京都人,為何?”
蕭彧不解,先不說蕭澄身為皇室嫡公主不必遠嫁,可她會願意遠嫁嗎?
皇後又捨得女兒遠嫁?
皇後拿過另外一幅畫像交給他,繼續道:“這是杭州府的大公子,聽說也是才貌雙全之人,而且家風一向不賴,品行端正遠近聞名,年齡比澄兒大三歲,也是極為適合的。”
正當她想繼續拿畫像來看時,嘆了口氣,令人將畫像收好,“為何不是京中人?因為京中人都知道她做了這等蠢事,那些有能力有前途的公子哥,哪個會真心誠意地想要迎娶她呢?即使你父皇下旨,那也不是真心誠意的啊!”
“澄兒也已經知道錯了,父皇會原諒她的。”
雖然蕭澄此次確實是過分了,但她也確實不是真心要推倒皇上的統治,也沒有要勾結西涼叛變大蕭。
而以蕭彧對皇上的瞭解,他不會真的要對蕭澄處以嚴厲處罰的。
“你父皇確實會原諒她,也會為她尋一門好親事。”
皇後回過頭看著他,繼續道:“但以後如果再出這樣的事,他也依然會想到澄兒曾經做的這等蠢事,或許會遷怒於她。又或許,因為澄兒一直在京都,而無法將霜兒接回來呢?”
兩個都是她的女兒,兩個她都同樣心疼。
只是蕭霜一個人帶著女兒,她始終想要將她接回來。
“我這幾日也去看過澄兒,發現她在即使軟禁在宮中也不改以往作風,按她如今這性格,怕是很難改的了。”皇後拉過蕭彧的手,道:“霜兒一事,你已經幫了她很多了,澄兒就讓我來勸導她。遠嫁,或許驟眼看來對她很是殘忍,但確實是最能保護她的法子。以她的性子,繼續待在京都無所事事,她還能闖下更大的禍來。”
蕭澄如今的狀態蕭彧也見過,只是他想的始終沒有皇後來得深遠。
他反握住皇後的手,道:“那就由母後做主吧,皇長姐那裡,我也會盡快安排她回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