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有標註燕大文學系教授的一個人出來解釋了:“劉方這首詩歌大致的意思是,
河畔蘆葦碧色蒼蒼,深秋白露凝結成霜。
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就在河水對岸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尋她,道路險阻而又漫長。
順流而下尋尋覓覓,彷彿就在水的中央。
河畔蘆葦一片茂盛,清晨露水尚未曬乾。
我那魂牽夢繞的人,就在河水對岸一邊。
逆流而上去追尋她,道路坎坷艱險難攀。
順流而下尋尋覓覓,彷彿就在沙洲中間。
河畔蘆葦更為繁茂,清晨白露依然逗留。
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就在河水對岸一頭。
逆流而上去追尋她,道路險阻迂迴難走。
順流而下尋尋覓覓,彷彿就在水中沙洲。
寫得的確很有遠古的味道,我也很欣賞。”
評論再次四起。
“我好感動,這算不算最純真的愛情啊?”
“我覺得是。”
“你們一邊去。天天光想著那點事兒。追求愛情有這麼江流上下奔波的嗎?這明明是對事業堅持不懈的追求。”
“我挺對愛情的解釋。”
“我也挺對愛情的解釋。”
“我挺對事業觀的解釋。”
“我怎麼對愛情和事業觀的解釋都想挺呢。”
“你那是沒有主見,就不要出來現了哈。”
“我覺得,你們都錯了。個人看法哈,這應該是反應了對真理的追求的一種積極態度。”
“……”
網上亂了,吵成了一鍋粥。
《在水一方》火了。
《同桌的你》更火了。還沒等一天的工夫,滿大街都是哼哼著“誰娶了多愁善感的你……”。
汪校長和張教授一臉後悔地看著網上的一首詩和一首歌,真是可惜了當初啊,要是早早下手把劉方弄到中央音樂學院,以後這貨所有的榮譽都有學院的功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