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楊,看來是真的,是真的!此詩他只吟給我們聽過,只有你我得知啊!幾十年了,再次聽到讓老夫如何不心痛。。” 話畢孫先生竟掩面啜泣了起來。
“是啊,老孫。那時傳林年輕還未得詩書之能。也卻只有你我得知了。唉,往事恍惚,半生恍惚啊。”
我望了去,只見老掌櫃的眼裡竟然也有了淚花。
屋子裡出奇的靜,沒有人說話。只有孫先生的低泣聲和老掌櫃偶爾的嘆息。
又過了一陣,我見紅姨慢慢的從窗邊回到椅子。坐定後開口問道:“敢問兩位老先生,這麼些年過後,可有想出補全這首殘詩的佳句?”
孫先生抹了抹眼淚,搖了搖頭說:“自是沒有。一來,每念起這首詩便想起舊事,心痛難忍。再來此詩也有玄妙在其中,雖偶得幾句但還是覺得意境不佳。”
老掌櫃的接著說道:“是啊,老夫雖不是你們醫門中人,但也曾試過幾次,光對仗就已不易,可意境卻更難融洽。”
“阿紅倒是胡湊了兩條劣句,兩位老先生可願當個笑話聽聽?”
老掌櫃抬頭看著紅姨,眼神中流露出了一種複雜的表情:“阿紅姑娘自謙了,在下自當洗耳恭聽。”
“龍膽颯沓士無恙,慈航琉璃一枝香。”
紅姨的話音剛落,只見孫先生又忽的站起,在我身邊飛快地踱起步來。邊走邊唸叨著:“龍膽颯踏士無恙,慈航琉璃一枝香。” 龍膽,重樓,百里霜 ,一枝香,颯沓山關,國士無恙。最後歸處是慈航。妙句,妙句,老楊!妙句啊!
孫先生說道興奮處竟然抬頭大笑了起來:“哈哈,天意,御白你在天之靈可知?”
“孫先生這。。這詩好在哪兒?我聽不懂。。。” 我看著在我身邊有些癲狂的他不解的問道。
“孩子你不懂就對了。不知緣由的話,此妙句豈能輕易就明白的?不過,我,我講給你聽!當年這首殘詩出來的時候,老夫的摯友就費盡心思想補全它。卻不知老師的遺作豈是那麼容易就接上的?” 孫先生激動的聲音都變了。
“先不說這意境,光是對仗就有玄妙在其中。第一句頭和第二句尾一定要是藥材的名字,分別為兩字和三字。所以第三,四句自然也要一樣。”
“重樓對龍膽,百里霜對一枝香。都是藥材你可懂?可懂?” 孫先生越說越激動,竟抓著我的肩膀使勁晃著。
“世賢你這成何體統,不要嚇到孩子,回來坐吧。”
老掌櫃一句聲音不高但頗有威嚴的話,頓時讓孫先生冷靜了下來,慢慢的走回了座位。
“小義,除了剛才孫先生所說的關於藥材的對仗,其實此詩還有層更深的意思。依老夫所理解,應該是這樣解讀的。”老楊掌櫃雖是和我說話,但是眼睛卻是在看著紅姨。
“重樓山關乃指軍前陣上。戰士們離家遠戰,守國戍邊。歷經年月戰事結束,即使披星戴月也要急切返還家鄉。龍膽所指將軍像三國趙子龍一樣,勇猛剛勁,威風八面。 颯沓如風,幾進幾齣。無恙意指手下戰士強壯,敵人萬萬不敢再犯。慈航和琉璃分指觀世音菩薩和藥師琉璃光如來,前者救世間疾苦,後者醫人間病痛。”
“唉,可誰又曾料到,將軍一心報國卻屢招猜忌構陷,大志不得。那麼當初棄醫從武是否值得?這世間難斷紛爭,人心反覆,轉眼百年。習武從醫到底哪個才能救世?到底什麼才是真的有用和無用呢?”
聽罷紅姨嘆了口氣說:“ 也許等到繽紛消散,繁華落盡。佛前點燃一枝香才是歸路吧。”
那一刻,我看到紅姨的臉上也盡是落寞之情。
眾人又是沉默半晌。
“對了,這首詩既然已經補全,那叫什麼名字呢?我突然想到就脫口問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