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退回來士兵守在壕溝後,點燃的震天雷投擲過去,和城頭箭矢共同索敵寇的命。
平輝城沒有護城河,用這樣的防禦最為頑強。
看似作繭自縛,卻能有效消滅敵軍。
首戰打退敵人後,守軍繳獲了幾萬把鐵鍬,正好用這些鐵鍬修建防禦工事。
當然那一萬多俘虜也拿著鐵鍬幹活,為平輝城的防禦做出應有的貢獻。
至於頑固不化者,自然變成用於駭猴的雞。
······
“切!掘條壕溝,砌幾道矮牆就想擋住我大軍······一群白痴!”
劉戚站在高處,看著平輝城外的佈防,很是不屑。
他想不通守軍為什麼花大力氣做這些無聊的事情,養足精神守城頭不好嗎。
首戰劉彤損兵過半,他怕劉戚怪罪,便添油加醋送去軍報,把平輝城的防禦說成鐵桶,把守軍說成妖怪······總之一句話,非戰之罪,實乃宇軍太狡猾。
接到軍報後,劉戚立刻快馬加鞭率軍來到平輝城。
此刻近三十萬大軍圍堵在平輝城四周,遮天蔽日,平輝城如同被無盡森林包裹的一座孤峰。
不破才怪!
劉戚蔑視卻不輕敵,相反他很重視平輝城戰役。
他膽大心細狠辣。
從排兵佈陣就可以看出來不是草包。
先是愚敵,接著突襲平輝城。
而今大兵圍城,卻沒有急著進攻,而是把防禦先做好。
他派岳丈楊凱和弟弟劉彤各率數萬精兵,在外圍遊弋,時刻警惕霖州的援兵。
圍點打援也在他戰術體系內。
若不是糧草不及,他真想一直圍下去。
看著敵援軍進入自己佈下的包圍圈,然後消滅之,才是最美的結局。
同時在霖州外圍攻打堡寨的兵他根本沒有撤,他們的目標是牽制住四周的宇軍,讓他們無法
(本章未完,請翻頁)
騰出手來援救平輝城。
劉戚的計劃很詳實,遠近搭配,形成有序的梯次,牽制、攻城、打援等面面俱到。
他不信贏不了。
宇軍若是增援,平輝城周邊就是屠宰場,無數援兵將會死在救援的路上。
宇軍若是不增援,他就可以穩穩拔掉平輝城這顆釘子,然後萬馬奔騰,踏平霖州。
戰術如此,但劉戚還是想早早拿下平輝城。
這一戰他需要速戰速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