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輝城防禦第一戰霖州軍大獲全勝,然細細思量,卻極為恐怖,若非神奇的一幕出現,此戰的勝負多半不屬於霖州軍。
關鍵時候蔡志斌率寒水寨八千勇士死命堵住壕溝,然後用傷亡五千的代價隔斷敵軍······而後平輝城將士上下用命,外出野戰,將輝軍擊潰。
可以說,若非蔡志斌的神來之筆,平輝城的城牆很有可能被輝軍挖倒。
本次霖州保衛戰的戰術體系就是圍繞平輝城制定的,只要平輝城不倒,輝軍就會牢牢綁在這兒。
若是城破,勝負的天平立刻傾斜,霖州將處處狼煙。
這一戰打懵了劉彤,也打醒了彭超群,他立刻找到了平輝城防禦體系的弱點。
有錯就改。
防禦體系要重新佈置。
深壕內一百五十步處,修建了一道一米五高的矮牆。
這牆修的很有創意。
牆後佈下弩陣,敵人填壕,就用密集的破虜弩射之。
若輝兵想用弓箭反擊······對不起,射程不夠,只能乾瞪眼。
同時守軍還能隨手佈置簡易投石機。
簡易投石機類似於大號彈弓,挖個坑固定就可以發射。
射出去的是燃燒罐,專門對付敵人填壕的乾柴,如果投擲準壕溝,這將又是一堵火牆。
這道矮牆以內二百步的地方再修一道矮牆,牆後不遠處再掘一深壕。
想到這樣一個場景,就不得不讓人對彭超群的佈防拍案叫絕。
輝軍踩著戰友的死屍,冒著漫天飛舞的石頭箭矢奮勇衝鋒,經過不懈努力,終於爬過第二道牆,離城牆只有一百多步了,可面前又是一道深壕。
退,有矮牆擋著,而且戰友源源不斷翻過來。
進,有壕溝擋路,還有城頭如雨點的箭矢。
這如何是好?
不用說,此刻最打擊敵軍士氣。
而且,這兩道矮牆不僅僅是障礙,用於減緩敵人進攻的步伐,同時也是標誌。
這個距離是經過計算的。
第一道矮牆離深壕一百五十步,離城頭三百五十步。
守在矮牆後的戰士不會擔心敵人弓箭,因為他們的箭矢射不了這麼遠,可以淡然步弩陣殺敵。
如果輝軍填平壕溝,他們完全能安全撤
(本章未完,請翻頁)
到第二道壕溝後。
第一道矮牆還是弩床的最佳射擊範圍,輝兵翻過矮牆,人員密集,弩床效果最佳。
輝兵很容易被穿成糖葫蘆。
兩道矮牆之間是二百步,也是投石機的拋射範圍,期內將是石頭的天下。
第二道矮牆離城頭只有一百五十步,又進入破虜弩的攻擊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