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楨微微點頭,盛騰若有所思。
雖未發表言論,卻在心中紮下了革新的根。
“霖州民風彪悍,戰時能組成義軍咬敵人一口,成為一股不可小覷的民間抗敵力量,但戰後他們卻潛藏著為害百姓的隱患••••••而讓他們徹底交回武器,若輝寇再次入侵,又會浪費這股抵抗力量,所以臣決定訓練民兵••••••”
孟青雲清楚這個決定朝廷比較牴觸。
大宇朝怕百姓造反,凡是遭災的地方,就把青壯男子募兵,編入廂兵。
孟青雲提意訓練民兵,讓他們產生焦慮。
如果百姓訓練有素,聚集起來造反••••••他們就不再是烏合之眾,反而成為一支強勢的力量。
做慣了鵪鶉的大宇朝堂十分偏執,他們腦中永遠防的是自己人。
至於外夷,用歲幣能乞和,絕不動刀槍。
也就是這次戰爭大宇朝大勝,朝臣看到了希望,否則孟青雲訓練民兵的奏摺一上來,就會有無數頂帽子甩過來。
果然,孟青雲在講述訓練民兵的具體事宜,以及民兵的管理體制時,盛楨一直沉思,權衡得失。
訓練民兵優勢很明顯,只要輝軍下一次入侵,就會陷入百姓反抗的汪*洋大海中。
他們忙時耕種,閒時訓練,輝軍入侵還能武裝起來抵抗,對朝廷來說有百利而無一害,唯獨過不了他心中的那一道坎。
怕造反啊!
“訓練民兵自然能更好的抵禦敵寇,但若是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然後據嘯山林,又會成為我朝附骨之疽••••••”
盛楨含糊其辭表態。
他也清楚孟青雲早就著手訓練民兵,他沒有反對,也沒有贊同,一切都是默許。
此刻他也只能這樣說了。
“陛下,臣在霖州走訪過好多地方,但凡百姓有一口吃的,沒有人會去造反,若是村中有人蠱惑,不用官府鎮壓,百姓就把他消滅了••••••”
孟青雲說了許多下基層例子。
“百姓的要求很低,想法更簡單,只要能果腹,覺得便是好日子,誰鬧事就是在破壞好日子,弄不死他才怪!”
“若非逼得走投無路,若非不是快要餓死了••••••只要能果腹,不管是什麼食物,他們便覺得這是好日子,好日子是陛下給他們的,所以他們會為好日子歡呼,並祈禱陛下萬歲,永保他們過上好日子••••••”
盛楨默默無語。
他心中固有的執念被摧毀了。
他心中有讓百姓好日子的最低目標,那就是衣食無憂。
他也為了這個目標一直努力,誰知百姓的要求居然這麼低。
“陛下,以前別有用心者操縱百姓造反,是因為他們心懷投機,想透過招安走做官的捷徑,自從陛下派兵剿滅鷹嘴山匪眾,昭告天下朝廷的態度,也杜絕了投機者,現在匪患已是鳳毛麟角••••••”
事實加道理,盛楨終於下定決心。
“朕支援民兵訓練,朝廷撥專項資金用於霖州民兵訓練,但有貪墨這筆錢的官吏••••••孟卿可直接查辦,不必向朝廷通稟!”
“臣替霖州陛下謝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