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到升起帥旗上是一個斗大的“竺”字,而不是“林”字。
額?
竺紳桐來了?
手下敗將,不足為據。
鶴巫逝又仔細觀望,發現帥旗下的不是竺紳桐,而是林四蠻。
隨即他明白其中原因。
林四蠻用“竺”字帥旗穩軍心,大概肯定鼓勵將士們,說竺紳桐率援軍馬上就到等話。
呵呵!
未戰先怯,不安帥位,此戰我軍必勝。
鶴巫逝不玩什麼虛招,直接命令自己的右翼衝擊敵軍左翼。
他發現敵左翼是個弱點。
敵左翼主將是巴卯,這可是個軟蛋將軍,打仗跑得比誰都快。
官職都是鎮壓國內起義升起來的。
“兒郎們,隨我殺過去!”
嚴閥悲率六千騎兵率先衝擊敵軍左翼。
自從投奔鶴巫逝,嚴閥悲跟隨鶴巫逝南征北戰,還參加了討伐鮮卑的戰爭,如今他已成為怨軍中一員猛將。
嚴閥悲身先士卒,殺進敵陣。
這六千騎兵的勇猛難以想象,他們就如鑽進魚群中的鯊魚,迅速撕開一條口子,殺了進去。
“殺!”
嚴閥悲和敵軍短兵相接,熊橫就率第二波八千騎兵衝鋒。
衝陣就如江潮,一波緊隨一波,一浪猛於一浪。
宇軍右翼和毅軍左翼交戰,中軍和另一翼隊伍只能觀望,不能輕舉妄動。
除非接到命令向敵人攻擊,否則就是看到隊伍敗退也不能支援,不能動。
一動陣型就亂,敵人就有可乘之機。
支援敗兵主帥會派預備隊。
“迎上去,給我殺!”
毅軍左路主將巴卯硬著頭皮派將迎敵,猛將褚辛沉率領騎兵迎上去。
騎兵對沖比的是陣型和一往無前的氣勢,但宇騎明顯作弊,他們在衝鋒中拎起破虜弩,先拋射兩輪。
齊射導致敵騎紛紛落馬,後續隊伍補充上前,衝鋒的毅軍便處於人數上的弱勢。
褚辛沉是個幸運兒,在密集的箭矢籠罩下,他毫髮無損。
當雙方戰馬交織在一起時,他才發現自己是個倒黴孩子。
他身後的騎兵稀稀拉拉。
“殺!”褚辛沉大吼提氣,揮刀砍向一宇騎。
“鏘!”
兩刀相交發出沉悶的聲音,兩馬交錯間,四五把長刀揮起。
褚辛沉應接不暇,被一刀砍中落馬,當場陣亡。
“塗啟門,迎上去!”
塗啟門率軍迎上去,結果又被宇軍陣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