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附學考試開始。
七十個秀才開啟試卷,頓時大眼瞪小眼。
這是他們見過的最特別的一份試卷,好多題型也是第一次見。
把正確的答案填在後面的括號裡,填錯或不填均不得分,每個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本大題有十個小題,每小題兩分,共二十分。
這是第一大題選擇題。
第二大題是判斷題,在你認為正確的說法後面的括號裡打√,錯誤的打×,每小題一分,共十分。
第三題是填空。
第四題是閱讀短文,回答問題······最後一題是寫作。
也是一篇有別於以往的作文。
“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少年名叫陳蕃,自命不凡,一心只想幹大事業。一天,其友薛勤來訪,見他獨居的院內齷齪不堪,便對他說:‘孺子何不灑掃以待賓客?’他答道:‘大丈夫處世,當掃天下,安事一屋?’薛勤當即反問道:‘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陳蕃無言以對。
這段話對你有什麼啟發?能引發你怎樣的聯想?請依據材料內容,確定中心,寫一篇文章,不少於500字,題目自擬。”
在試卷中出現了數學題,卻沒有出現試帖詩。
不用說,這是孟青雲親自編輯的一份試卷,他充分借鑑了後世的題型和方式,就為給這個世界帶來驚喜。
大宇歷史上,第一份一百五十分的試卷出現。
這也是迄今為止,以分數衡量試卷優劣,而不是優良中差為等級。
······
閱卷時,孟青雲特意請來王家、宗家、祝家的三位口碑和文采皆上佳的舉人,讓他們參與閱卷。
說是為了公平,可分給他們仨的題卻是選擇、判斷和填空。
死答案,沒有一點操作餘地。
關鍵是他們三家附學清零,操作失去意義。
同時孟青雲派人在外面放風,說這三家沒有子弟附學,為報復其餘人家,故意壓低分數。
孟青雲又獨出心裁,設定了錄取線,分數低於錄取線的幾家的子弟無緣附學。
當然這也是孟青雲的傑作。
他根本不用作假,讓該出局的那幾人出局,就是錄取線。
反正只說是一個班附學,至於一個班幾個人,還是他說了算。
······
“這三個畜生,竟然故意壓低分數,我家小郎君只差一分就能附學,真是可惜!”
“你這算什麼?我家郎君差了零點五分,你說若是這三個牲口手底下稍微鬆一下,也不至於飲恨!”
“······”
一時間,權貴們陷入了相互攻伐的局面。
······
“有意思,這題出的有意思!”
盛禎看著附學試卷,不住點頭稱道,“汪忠,你問孟青雲了沒有,這樣出題的理由是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