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小老兒虛活六十七!”大概是第一次見這麼和藹的欽差,老人驚喜中帶著膽怯,似乎面前真是他孫子,臉上堆滿笑容。
“爺爺身子挺硬朗,家裡有幾口人?有幾個孫子?今年恩科參加科舉了麼······”
孟青雲和老人家長裡短說了半天,拉近了相互之間的距離。
其他百姓則是羨慕地看著他倆交談。
“爺爺,來這兒一天給你多少錢?”
“三百文!”
孟青雲突然發問,老人猝不及防下說出實情,還笑眯眯露出牙齒。
“我怎麼是二百五?”
一個老婦突然反問,轉頭尋人,就見一個書生喝道:“欽差面前,亂嚼什麼舌頭?”
老人這才反應過來說漏嘴了,臉上露出不自然的笑容,訕訕道:“小老兒胡說呢,沒有那事······”
鶴巫逝上前一步,盯著那書生喝道:“為何打斷欽差?”
那書生毫不畏懼,拱手道:“上差,我擔心老翁衝撞欽差,故而阻止!”
“你是何人?”
孟青雲清楚今天這場戲與這書生脫不了干係,沉臉道。
那書生前走一步,拱手道:“益淩府舉子譚鞏見過欽差大人!”
舉子?
怪不得傲慢無禮,原來有恃無恐。
孟青雲又道:“你不在家溫習功課,來這兒何為?”
譚鞏朗聲道:“我有一事不明,特來請教欽差大人!”
“說!”
譚鞏陰陽怪氣道:“有功名者不服徭役,不納丁稅,可新政攤丁入畝,豈不相當於變相向有功名的人收取稅賦?”
“你斷文識字,難道也看不懂新政?”
孟青雲耐心解釋道,“取消丁稅,給有功名者免了一定田稅,就是起初按人頭分攤的田不收稅。”
“可這不公平!”
譚鞏忿忿道,“我名下有好多田產,為何獨獨免起初分的田稅?”
“你名下有多少田產,都是後來購置的,這不在免稅範圍內。”
孟青雲耐住性子道,“陛下把宗族和官員的門蔭都取了,有功名的人自然也得變革,你讀聖賢書明事理,更應該擁護朝廷政策。”
這話已經說得很明白了,皇帝把同宗皇族都能撇開,可見他革新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