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有看破不說破的傳統,奉行“你放我一馬,我放你一馬”的兩全規矩,今天被仇墨徹底打破。
孟青雲一句話擋在前面,潘佾和聶樞寅便不敢再阻攔,仇墨滔滔不絕說出新政推進慢的原因。
官紳和豪門的強力反對和不配合是一個方面,可官員消極的態度又是另一方面。
這不僅助長了反對者的囂張氣焰,還壓抑了官吏的工作積極性。
若是在合適時候採取強制措施,革新也不至於這麼難。
通判無兵權,不讓上手段自然是聶樞寅所為。
孟青雲沒有評判,只是淡淡說,明天都下鄉,去鄉村實地考察。
次日,益淩府衙門前堵滿了百姓。
“取消攤丁入畝!”
“攤丁入畝是吸我們的血!”
“還讓不讓人活了!”
“我們要見欽差!”
“······”
潘佾、聶樞寅等人被堵在中間質問,他們大聲解釋,百姓誰去聽,嚷嚷的聲音反而越大了。
“鄉親們,我是欽差孟青雲!”
孟青雲亮明身份,場面頓時安靜,自動出現過道。
孟青雲走到中間,身後的鶴巫逝及安大雄等護衛則是盯著周圍,防止突然有人行刺。
“欽差大人,你替我們做主啊!”
好些人往孟青雲跟前靠,鶴巫逝上前一步,手握刀柄吼道:“都後退,敢衝撞欽差,視同謀反!”
見鶴巫逝凶神惡煞,百姓不敢前靠,不自覺後退幾步。
“鄉親們都別急,說一說什麼事要本欽差為你們做主?”
這些百姓也不說原因,就嚷嚷鬧鬧說取締攤丁入畝新政。
孟青雲巡視一圈,發現百姓大多是老弱病殘,心裡已然明瞭。
這是幕後人派來的。
官府敢動用武力,就會強加上殘害老幼的罪名;若不動用武力,只能任由他們吵鬧。
他們用這種方式給官府施壓,同時也拖住官員推行新政的腳步。
好歹毒!
“鄉親們都別吵了,且聽本欽差說一句話。”
吵鬧聲小下來以後,孟青雲走到一個老人跟前,和藹道:“爺爺高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