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必然會帶來質疑和謾罵。
有些人阻撓是影響到他的利益,而有些人純粹是在瞎起鬨。
與歷史上的革新相比來說,大宇的革新還算順利。
這主要與民眾有關。
報紙宣傳喚醒了民眾的意識,他們明白革新是在為天下百姓謀福利,民眾支援迎合,少數人的阻礙便不足為道。
大宇滅輝敗毅,大宇民眾的凝聚力空前提升,他們相信這是個有作為的朝廷,熱情支援改革,也讓革新阻力變小。
當然也有對孟青雲的個人崇拜。
只要是孟青雲提出的建議,準沒錯。
孟青雲很正視改革的複雜性與艱難性,他腦中有一個強盛大宇朝的藍圖,但他更清楚革新的步子不能邁的太快。
革新中的急於求成,就如戰爭中的貪功冒進一般,都很危險,很容易導致滿盤皆輸。
所以官冗的革新要穩步前行。
牢騷 聲不斷,孟青雲也成為權貴和士大夫群的公敵,他一點都不在乎。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大宇朝真正強盛的那一天,回首再看歷史,他們會為自己的淺薄而愧疚。
轉眼就到臘月,孟青雲提議發動兩撥軍事行動已經獲得盛騰和重臣的同意,他送走第二支隊伍剛剛回家,莊老實就來稟報,德爾菲斯求見。
“快請!”
這個拜占庭的商人可是孟青雲的福星,他替孟青雲找來好多大宇沒有的農作物種子、花卉樹木,以及有手藝的工匠。
這個精明的商人見蓮麗娜的哥哥會製造琉璃手藝,來到大宇後成為大財主,所以他也會把一些有獨特手藝的海外人引進給孟青雲。
當然他也賺了個缽滿盆滿,大宇的好多商品在海外暢銷,他能在孟青雲這兒低價拿到貨,而且手藝人上,孟青雲也會給他好處。
二人相見甚歡。
一番噓寒問暖後,入座奉茶。
“親愛的大學士大人,我跑斷了十八條腿,歷經萬辛萬苦,找來了你需要的種子,你看看······”
德爾菲斯的大宇話有了很大進步,卻仍然說得不倫不類,他拿出一小袋東西,遞給孟青雲,“這是從阿茲特克人那裡找來的。”
孟青雲開啟袋子一看,笑了。
玉米種子。
有了玉米和土豆,大宇百姓幾乎可以告別飢餓了。
“不錯,大使又立了大功一件,我奏請陛下為你論功封賞······”
“我願意替大宇陛下和大學士大人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