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秉風氣憤地將《大宇日報》揉成團,狠狠扔在地上罵道:“小兒,竟敢如此!”
如今報紙已普及,朝廷一些政策出 臺,便會刊登在報紙上,派發到各地,龍城人便會最先知曉。
今日《大宇日報》上刊登一則招生細則,宗室書院正緊鑼密鼓修建,五代之外宗室子弟想要進書院得持有資格書,還明碼標價,言稱這是書院修建前的友情價,建成後價格陡增。
這是窮瘋了嗎?
明目張膽賣入學資格,價格堪比青樓頭牌,但凡要點臉,都張不開這個口。
這等惡主意肯定孟青雲出的。
這廝太可惡!
這是盛氏家事,他卻摻和進來,活生生打爛了宗室的鐵飯碗。
起初他認為書院是朝廷給宗室的補償,五代之外的子弟也可以進書院,看了這個招生細則才大悟。
他們身份已不是宗室子弟,自然沒有資格在宗室書院讀書,要想讀書,就得持有資格書。
修建宗室書院就是給宗室挖了個坑啊!
這肯定是孟青雲事先設計好的,以修建書院為噱頭,掏空宗室的腰包。
豎子!
老夫饒不了你!
盛秉風氣急敗壞,茶杯和茶壺都摔了個稀巴爛,嚇得旁邊的侍從低頭顫抖。
發洩了半晌,似乎氣消了大半,盛秉風揉了揉還隱隱作痛的眼睛,突然想起什麼,愣了一下,指著地上的報紙團道:“給本王撿起來!”
侍從忙將報紙團撿起來,就要往垃圾桶裡扔,卻聽盛秉風道:“拿過來,把報紙展開!”
盛秉風的目光停留在招生細則上,開始細細咀嚼。
“書院擬招收宗室子弟二百至五百人,朝廷分配科舉名額百餘······”
國子監秀才和舉人的名額有幾百,但學生就有數千,按比列算起來,也是十幾人中一,而這個比例在大宇所有學堂是最高的。
宗室書院只有一百多名額,卻貴在人數少,這樣以來比例便高了。
讓本王來算算。
按二百學生算,是二中一;按五百學生算,是五中一······這個比例太高了。
盛秉風恍然大悟。
這才是對宗室子弟最好的關照。
陛下不好明說,只能用這種方式暗示。
陛下還是沒有忘記宗室啊!
盛秉風頓時眉開眼笑。
只要子孫能入仕,幾千貫而已,小事!
這時管家突然進來道:“郡王,好些宗室家的來找你,說是有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