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安撫人心,其實還促使宗室內卷。
總共就那麼些名額,不努力者必然被淘汰,因此宗室書院的學子會拼命學習,學風可能會優於國子監。
這是一種好現象。
讓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宗室子弟挑燈夜讀,也嘗一嘗科舉的酸甜苦辣鹹,他們就會知道一切都來之不易,這對整個大宇的學風也是個帶動。
其次是安置那些已經有了蔭官的宗室子弟。
這類人已經有了官身,切了身份或許只是句牢騷,切了官職就會跳腳,而且也有些不合理。
他們可持有蓋著玉璽的朝廷任命文,用這理由來駁斥,朝廷理虧的很。
不要緊,給他們轉換實職,去地方任職。
一句話,朝廷不養閒人,躺著吃飯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幹活賺錢吃飯天經地義。
不願意轉換實職者好辦,朝廷能發給你任命書,就能收回。
而且還要考核業績,如果不稱職或是貪贓枉法······不好意思,擼你沒商量。
你已經和普通官吏沒區別了。
那時候除了認真幹好本職工作,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外,再沒有捷徑讓他們走。
第三是鼓勵這些人經商。
經商致富有先例,孟青雲便是活生生的例子。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朝廷會給他們好些優惠條件,支援他們經商。
比如但凡五代之外的宗室子弟願意經商,一旦立項,朝廷優先安排,並減免一年稅賦。
缺少啟動資金,朝廷銀行(第720章就成立了,不明白的讀者可參考)給貸低息款,支援他們創業。
第四是鼓勵務農。
宗室有大片土地,朝廷鼓勵他們種植經濟作物,比如番椒、棉花、花卉等物,工廠提前和他們簽訂收購契約。
這樣以來,宗室子弟分流到各個行業,做官、經商、讀書、務農······這是好事,宗室子弟有了去處,能夠自謀生路,也算皆大歡喜,於國於民都是雙贏。
樹挪死,人挪活,宗室五代之外的子弟下崗已成定勢,朝廷又有好政策,好些人罵罵咧咧迎合朝廷,當然也有些人只發牢騷,不去創業。
不用多說,那些迎合改革浪潮的人,以後不一定出人頭地,但日子肯定過得滋潤。
光說不練的假把式,自然坐吃山空,一貧如洗。
······
“宗室書院涉及到陛下的臉面,自然要修得美輪美奐,堵住宗室的嘴。這些人可不是善茬,朝廷一刀切了他們的好處,他們就會專門挑刺,誹謗陛下斷了他家活路,汙衊我等是佞臣······”
這是秦翰的想法。
“秦相,沒錢啊!”
三司使杜威一副無奈相,攤開雙手哭窮。
自從孟青雲率兵出戰,他就從戶部侍郎一躍成為三司使。
隨即升官後的喜悅就被財物分配壓制。
真是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
戰爭的鉅額花費,還有其他用度,讓他不斷撤東牆補西牆,戰爭結束後他鬆了口氣,準備把以前的窟窿填平。
一聽秦翰要錢修書院,他當場就崩潰了。
三司使真不是人幹得。
孟青雲,要不你繼續幹得了。
看一品寒門首發就記住域名:.w.8.2...m。82中文網手機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