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騰是個有雄才大略的帝王,他在太子時就立志強國富民,西征北伐,造就一個強盛大宇帝國。
如今滅輝敗毅,邁大了大宇強盛的步子,他滿心狂喜,在孟青雲接風宴中,他喝得酩酊大醉,就是這種心情的表現。
他心中有一個北顧伐毅的藍圖,但他清楚現在不是征戰的時候。
得張弛有度。
戰爭過後,自然是休養生息。
打下這麼大的疆土,必須好好消化,勵精圖治強國富民,等資本積累到一定時間,北伐便水到渠成。
兩國都在發展,但毅朝是在恢復,而大宇則是大踏步前進。
毅朝不但追不上大宇,還會被大宇越拉越遠。
盛騰很信任孟青雲。
他根本不會疑神疑鬼去臆測孟青雲有異心。
因為孟青雲很懶。
如果能請假,他絕對會在家裡享受。
這樣一個人,怎會有異心。
尤其孟青雲和谷氏密謀的訊息傳出,他特別生氣,派武德司去調查,石大丙也沒有查出結果。
他暗覺有人推波助瀾,早朝孟青雲大發雷霆後,他完全明白了。
宗室、權貴、官員試圖阻止革新。
呵呵!
革新乃大勢所趨,他沒有急著拿這些人開刀,就是在等孟青雲回來。
他覺得革新有孟青雲坐鎮才放心。
別的不說,光說盛騰和孟青雲的關係,就不是別人能比的。
他二人可以說是亦師亦友,患難之交。
還是太子的時候,盛騰就時常聽孟青雲講天下大道、民生、國際關係等治國之道。
後來孟青雲破了巫蠱案,幫他脫險,還和他父子演一場假死戲,清理朝堂,力挺盛騰登基。
孟青雲是先帝留給他的能臣,也是他看重肱股大臣,如今正是讓他發光發熱的時機,他怎會自斷肱股。
因此盛騰當殿封賞孟青雲,還把提升為革新組的二把手。
秦翰主持大局,孟青雲輔佐,晏瀚博甘做綠葉當陪襯,把決定權儘量交給二人,讓革新的路更暢通。
······甩掉官冗包袱,向宗室砍第一刀。
這是針對性很強的一項革新,卻十分棘手。
處理得當,後續改革順風順水,處理不當,宗室先亂,權貴再煽風點火,京城就會烏煙瘴氣。
五代之外的宗室子弟一刀切,身份置換,成為流著盛氏血脈的普通百姓,以後自力更生,朝廷不再養他們。
過慣了豬一樣生活的宗室子弟以後如何生活?
孟青雲早成竹在胸。
他清楚這一刀切下去,最主要的是後續安置,否則這一批人就會成為內亂的因素。
孟青雲遞上去一份詳實的奏摺。
首先在京城修建一所宗室專有的書院,請大儒授課,宗室子弟可在書院讀書,每年分配一定數量的名額,讓他們走科舉入仕的路。
雖然會試得憑真才實學去考,但秀才、舉人這些功名透過努力,還是容易拿到。
這算是給宗室子弟開通了入仕直通車。
這招很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