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費一兵一卒收復羌坪,沒有慶功宴,沒有恭賀酒,只有廝殺的命令。
鶴巫逝下令隊伍只帶三天的乾糧和水,立刻出發,連夜拿下羌坪後面的兩個城池。
此刻蒙邑守將鄂冕並未覺察,他還認為羌坪就是天塹,擋在前面蒙邑就高枕無憂,所以鶴巫逝要發動閃電戰,在鄂冕發覺之前,用最快的速度,把沿途堡寨全部拿下。
他的命令就是他的個性。
廝殺!
他只要廝殺。
怨軍就打到蒙邑了,鄂冕才知道沿途軍寨都丟了,鶴巫逝的下一個目標就是蒙邑城。
“快!讓褚闢立刻回援!”
褚闢率步騎三萬去增援甫通,現在城內只有一萬多兵馬,明顯不足。
追回褚闢守護蒙邑,先保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再說,甫通顧不上了。
怨軍打到蒙邑城下,鶴巫逝遵循戰略,沒有攻打,留下一半軍隊包圍蒙邑城,另一半在自己率領下,分成好幾撥,橫掃周圍堡寨。
······
“鶴將軍,褚闢率步騎三萬,回援蒙邑,離我軍不到五十里!”
斥候稟報敵情時,鶴巫逝正和眾將領議事,聽到此訊息,鶴巫逝朗聲笑道:“兄弟們,咱們的功勞來了!”
主將從容,麾下自然不會緊張。
其實對怨軍來說這是個壞訊息,他們是前鋒隊伍,如今已與劉彤率領的大軍嚴重脫節。
貪功冒進歷來是兵家大忌,戰線拉得太長,很容易被敵軍圍殲。
但鶴巫逝運氣超好,他的兵力越打越多,到現在差不多有五萬,這麼多兵力,敵軍想一口吞下也有很大困難。
不過現在怨軍也有弱點,若是被敵人抓住,很有可能會敗退。
毅軍在蒙邑留有兩萬多兵馬,加上投降的原輝軍,能上戰場的兵力差不多有五萬。
看起來雙方實力相當,但鶴巫逝在蒙邑城下留了一半,若是把圍城的軍隊調過來,自然屬於優勢。
然而若是城內探聽到訊息,殺出一支兵馬來,他們就會腹背受敵。
當然鶴巫逝也可以撤了包圍蒙邑的隊伍,放褚闢進城,等劉彤率大軍來,打還是圍再做決定。做為先鋒,他已經做到了最好。
但鶴巫逝不可能放在嘴邊的肥肉不吃,放褚闢進城,以後攻打蒙邑城就會增大難度。
同樣是打,何不現在就打。
“傳令,除圍蒙邑的軍隊外,其餘人馬上集結!”
······
褚闢率軍浩浩蕩蕩趕來,怨軍在必經之路嚴陣以待。
對雙方來說,這一戰就是決戰。
鶴巫逝佈下步兵陣,把所有的破虜弩都交給步兵,騎兵則分成七隊,兩隊護著步兵陣兩翼,四隊聽令截殺衝擊步兵陣的敵軍,最後一隊由他率領,做為預備隊隨時補充戰場上的薄弱之處。
“兄弟們,建功立業的時候到了,今日全殲褚闢部!”
“萬勝!”
怨軍呼聲響徹天宇。
褚闢不知道蒙邑城的情況,他只有打了勝仗,才能到達蒙邑城下。
褚闢很有信心。
自古野戰,宇軍就沒有勝過,他們只會躲在城頭射箭、扔石頭。
褚闢不知道的是,怨軍幾乎都是毅人和輝人組成,大宇人很少。
大致瞭解了怨軍的排兵佈陣,褚闢果斷佈置戰術。
騎兵在前,步兵緊隨其後。
騎兵輪番進攻,打亂怨軍陣腳,步兵正好衝過去,和敵步兵纏鬥,然後騎兵再攻擊敵兩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