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是個很講究資歷的地方,誰都盯著宰執的位子,揣摩著把誰擼下來自己上去。
然而某一天突然出來一人,有提前坐上自己心目中位子的趨勢,不阻止才怪。
想想熬了很多年,就要當婆婆了,突然有人橫插一槓上位,自己還得當媳婦,這心情肯定不爽。
而且,孟青雲太富有,這也讓他們眼紅。
官員不能做生意,但私下裡誰都有自己的生意。
可哪有孟青雲賺的錢多。
只要孟青雲上位,就沒有他們的米和麵。
誰都沒有想到,替孟青雲開脫的是一位太監。
計文軒是監軍,也是盛楨的眼睛,他得把霖州的一舉一動都不斷快遞到盛楨手裡。
密報上計文軒讚揚了孟青雲的做法,說是大敵當前,鼓勵士氣。
至於戰爭,他在打探敵人虛實,準備一擊中的。
“陛下,孟青雲手握重兵,卻畏敵不前,這極不合理••••••”
第二條罪名來了。
盛楨卻清楚畏敵不前不存在。
孟青雲善出奇兵。
打鷹嘴山匪徒他如此,打晉國也是如此。
謀定而後動,他必定有對付輝軍的妙計。
“戰場之事,瞬息萬變,在不明白敵人虛實的情況下,貿然出擊,吃虧的只能是我軍。”
盛楨淡淡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朕相信孟卿!”
皇帝的話就是定論。
“陛下,孟翰林在霖州城大張旗鼓種大宇薯,說是畝產五千斤以上,這簡直匪夷所思。”
周興朝再次開炮,“大敵當前,他不思禦敵,反而故弄玄虛,此事恐怕大有蹊蹺,背後會不會隱藏一個大陰謀,誰也說不清••••••”
這件事盛楨也知道,說實話,他也對畝產幾千斤的農作物持懷疑態度,又想想破虜弩、望遠鏡都能造出來,似乎也不是沒有可能。
他本想專門寫了一封信,求證大宇薯真偽,又擔心這是孟青雲愚敵之計,便斷了這個念頭。
說出實情,怕洩露訊息。
“說實話畝產五千斤以上,我也不相信,覺得就是在造勢。”
魯子騫終於替孟青雲說話了,他正色道,“但孟翰林向來不拘一格,他這樣做必有深意,就算有陰謀也是針對敵人••••••陛下,臣認為孟翰林這是在愚敵,輝軍聽到這樣的訊息,肯定會認為我軍糧草充足••••••”
“你都不相信的事,輝人會相信嗎?”
範賢冷不防冒出一句,他身後的長槍短炮便一起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