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場程式不變,仍然嚴格。
再次秀了把白斬雞造型,孟青雲順利透過檢查,抽號進考棚。
嗯?
味道怎麼這麼濃郁?
輕輕掀起桶蓋••••••我的天哪!
孟青雲猛得蓋住恭桶,差點把狀元“雞”第湯吐出來。
恭桶沒有清理,大半桶排洩物晃晃悠悠向他打招呼:“年輕人,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一想到這三天要和恭桶相依為命,孟青雲由不得渾身瘙癢難忍,不參加考試的念頭都有了。
好在這只是個念頭。
孟青雲忍不住對考棚外一個衙役吐槽:“差大哥,恭桶沒有倒,這味燻的人眼睛都睜不開,還怎麼考試?”
“那你就閉著眼睛答!”
衙役沒好氣道,“那個考棚都差不多,別人能忍受,就你精貴?吃得苦上苦,方為人上人,你連這屎尿味都忍不了,以後還怎麼當官?”
當官與忍受屎尿味有關係嗎?
差大哥,你這話說的太有深度了,我一點都聽不懂。
碰了個不大不小的釘子,孟青雲無奈坐在凳子上,捏著鼻子喘氣。
這讓我如何安心考試?
隨著鑼響,筆墨紙硯等發放後,考棚門也緊鎖。
既來之,則安之。
吐槽考棚環境折磨人一點用都不頂,這三天吃喝拉撒睡都得在這兒,除了默默忍受,慢慢適應外再無他法。
看來適應考棚環境,也是考生的必修課之一。
孟青雲心裡默唸,這是我自己的排洩物,這是我自己的排洩物••••••
連續唸了幾遍,孟青雲深吸一口氣,感到沒有那麼臭了。
嗯,下場考試一定要戴個口罩。
不管了,認真答題。
先瀏覽題目。
第一題是說理文,題目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義。”
這題目出自《大學》。
《大學》是“四書之首”,在儒家經典中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尤其這句話,在於培養一個道德完善,並對社會道德建設有高度熱誠與責任感的君子。
雖然有點理想化,但這種道德光輝還是值得提倡。
這個好寫,加進去後世的一些理念,就是完美說理文。
第二題也是說理文,出自《春秋》。
兩篇說理文分別出自四書五經,要求不少於三百字。
第三題是寫詔、誥、表各一道。
這是各種場合的官方文章,三種文體格式各不相同。
簡單的說,詔是皇帝對全國人民說的話,誥是皇帝對某官員說的話,表是某官員對皇帝說的話。
以後是要當官的人,這種必備官文一定要會寫,否則就不是合格的官。
尤其詔和誥一定要寫出水平。